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发布时间: 2020-12-26 04:17:16

❶ 怎样理解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

原文是这个: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内起诉讼的,作出行政容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简单的说,复议机关未作出复议决定的,原行政机关作为被告。。。没有啥二选一的。。。至于是两个或以上的行政机关的理应作为共同被告。。。而你的案件并不详细,很难说到底是咋回事。。。

❷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 20年

这里的20年,适用二十年最长保护期限的案件,仅限于“因行政行为导致不动产物权变动而提起的诉讼”。超过二十年则失去时效利益,起诉后不能获得救济。

此外,该条规定的“因不动产提起诉讼”,主要是指行政行为直接针对不动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案件,即对不动产具有直接处分性的案件,比如房屋登记、土地确权、房屋拆迁类案件。对于不影响不动产所有权、使用权,而只是涉及不动产内容的,不属于“因不动产”。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扩展阅读: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中涉及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涉及专属管辖,二是涉及最长起诉期限。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一规定被称为专属管辖。作出这种制度安排,主要是考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便利性。不动产所在地法院能够就近调查、勘验、取证、测量,以及就近执行判决。

实践中,对于何为“不动产”并无争议,一般是指不能移动其位置或者其位置移动后就会引起其性能、价值、形状等改变的财产,主要指土地(包括滩涂、草原、山岭、荒地等)及其地面附着物。

真正存在争议的是何为“因不动产”,亦即如何界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通说认为,一般是指因行政行为直接针对不动产而引起的行政纠纷,而不应当扩大解释为与不动产有任何联系的行政纠纷。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进一步作出界定:“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是指因行政行为导致不动产物权变动而提起的诉讼。”

所谓“因行政行为导致不动产物权变动”,是指因行政行为直接导致不动产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等法律效果。

❸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有没有司法解释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中没有对四十六条作出解释是什么原因

《行政诉讼来法》第四源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❹ 新: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是不是可以理解最长诉讼时效是五年

新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可以理解最长诉讼时效一般是五年。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回六条规答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❺ 《行政诉讼法》四十六条第二款司法解释

请问来该不动产登记时违反自《城市房屋登记管理办法》法定登记程序,比如没有提交共有人身证证件、结婚证,申请书上赠送共有人时存在代签行为,在取得房产证后难道只要过了二年,就丧失起诉权,该房产证就可以名正言顺为合法行为吗?

❻ 行政诉讼法四十六条第二款的适用情形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回讼的,应当自知道答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这里的20年,指的是特殊的不动产纠纷案件,如房屋纠纷,自相关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0年,超过二十年则失去时效利益,起诉后不能获得救济。主要是督促当事人积极行使诉权,不要消极对待时效权益。

❼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抄判案件袭,实行合议制。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

❽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不动产指的是什么

不动产是指实物形态的土地和附着于土地上的改良物,包括附着于地面或位于地上和地内下的附属物。不动产不容一定是实物形态的,如探矿权和采矿权。 如建筑物及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土地、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包括物质实体和依托于物质实体上的权益。

❾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 超过20年

您好!《中华来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自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综上所述,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或所依据的文件,视为没有证据,属于违法执法,承担败诉的结果。谢谢阅读!

❿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一般说超过六个月就不能告了,

人民、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源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关于上下班多久时间都是工伤 发布:2025-10-13 17:16:39 浏览:668
情侣规章制 发布:2025-10-13 17:14:15 浏览:775
甘肃法官去世 发布:2025-10-13 17:04:49 浏览:174
最新劳动法休假制度 发布:2025-10-13 16:57:01 浏览:220
新劳动法关于工资计算 发布:2025-10-13 16:27:56 浏览:625
刑事诉讼法考研笔记 发布:2025-10-13 16:27:08 浏览:310
法治社会的特征 发布:2025-10-13 16:22:16 浏览:596
法治湖南柔性治疆 发布:2025-10-13 16:19:31 浏览:348
邬律师 发布:2025-10-13 16:09:45 浏览:484
法学法医 发布:2025-10-13 15:50:57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