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事例

行政法事例

发布时间: 2020-12-27 01:24:34

① 行政人之间有什么样的行政法律关系,能具体举个例子吗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比如城管局和流动商贩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② 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

对于行政违法,不同类型的行政违法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

(一)根据违法的程度,行政违法可以分为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

前者是指不具备行政行为实质要件的行政违法,如主体不合格、内容不合法、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等;后者则是不具备行政行为形式要件的行政违法,如行为的作出不符合法定程序、行为的表现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等。

区分实质行政违法与形式行政违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首先,从法律效力看,实质违法一般属无效行为,从该行为发生之时即没有法律效力,而形式违法一般属可撤销行为,它经有效补救可转化为有效行为;其次,从法律后果看,实质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惩罚性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而形式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补救性行政责任(如撤销违法)。

(二)根据违法的范围,行政违法可以分为内部行政违法与外部行政违法。

前者是指内部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如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越级指挥;后者则指外部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如公安机关非法拘留公民。

内部行政违法与外部行政违法在救济手段上是有区别的:内部违法仅限于行政救济,不受司法审查;而外部违法不仅可借助于行政救济,还可借助于司法救济。

(三)根据违法的形式,行政违法可以分为作为行政违法与不作为行政违法。

前者表现为积极地作出行政法律规范所禁止的行为,如税务机关违法征收税款;后者则表现为拒不作出行政法规范所要求的行为,如工商机关对企业申请营业执照不予答复。

作为违法与不作为违法均是行政法律的规范对象。就行政诉讼而言,作为违法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对象,不作为违法同样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对象。

(2)行政法事例扩展阅读:

行政违法是行政主体的违法

1,行政违法是行政主体的违法,与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不同,行政违法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上的违法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只有当他们以行政法主体身份或以行政法主体名义出现时,他们的违法才能构成行政违法。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2.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首先,行政违法具有违法性,它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侵害了受行政法保护的行政关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其次,行政违法在性质上属于一般违法,其社会危害性较小,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

行政违法是依法必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3.行政违法是依法必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并依照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③ 具几个行政法律关系的例子,法律关系的例子

公安机关作出的拘留、罚款决定;
工商局作出的吊销营业执照决定;
县政府作出的土地权属确认决定;

④ 行政法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吗请你举例说明

你好,你指的是行政法和我们生活紧密相关,举个例子说吧,那就是哦,打了。比如说咱们县里的往往我哥官员,那你就出发来行政法,你得负刑事责任。

⑤ 行政裁决 和行政仲裁求法律高手各举一事例 多谢

这是一个有难度的法学问题,你至少应给100分的,我的解答如下 :

  1. 行政内裁决是行政法上的一个概念,容对于省级政府或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如果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做出的裁决就是最终决定。这是我国立法上唯一的行政裁决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999

    第十四条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2. 行政仲裁相对简单一点,比如说,劳动争议仲裁、人事争议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仲裁等,这些都是有仲裁之名,无仲裁之实的行政(仲裁)行为。

⑥ 日常生活中能体现行政法原则的案例有哪些

行政法原则有6种之多呢……
生活中最常见的应该是合理性合法性,比如开罚单、执照吊销、行政拘留等等。
案例多的好比医院的病患,但大多类似

⑦ 公民违反行政法律的例子

没有统一的行政法,一般而言各种带有行政管理色彩的法律都属于行政法范畴。比如公民卖淫嫖娼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⑧ 民事违法行为例子有哪些

1,违反合同的行为,即没有合法理由而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2,在合同以外,侵害他人民事回权力的行为。比答如:消费者被骗;在未知情况下,个人肖像、名誉被用于商业活动;被殴打或交通事故造成的人生健康受到侵害。等等

判断一个违法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还是刑事违法行为,主要的是看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还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或者是触犯刑法行为的。

简单来说,违法行为严重触犯刑法,可能受到刑事制裁的,就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轻微违法行为,尚达不到刑事处罚标准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治安处罚),就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所谓的民事违法行为,只能说违法法律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需要进行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的行为。

例如:在网上传某人绯闻或者隐私,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是民事违法行为,应当赔偿对方损失;如果在网上转播危害公共安全的谣言,造成公众恐慌的,但没有严重后果的,就是行政违法,会受到治安处罚;在网上传播企图颠覆政府国家的谣言,危害国家安全的,就构成刑事违法,要受到刑事制裁。

⑨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各举个例子

1、概念不同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非针对特定人、事与物所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它包括有关政府组织和机构制定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行政措施、作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

2、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

行政行为所指相对人是否特定;抽象行政行为主体针对的对象不确定。行政行为所针对的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行政行为主体针对不特定的事件作出的行政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对特定的事件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

行为内容是否有重复适用性;抽象行政行为是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而具体行政行为通常表现为直接赋予、剥夺、设定、免除特定相对人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

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地方各级立法机关。

3、法律特征不同

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

(1)行政处罚。即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有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所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如行政拘留、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没收等。

(2)行政检查。即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守法情况作单方面了解的行政行为。如海关检查、税务检查、卫生防疫检查等。

(3)行政许可。即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法律所一般性允许的活动的权利和资格。如颁发许可证或执照。

(4)行政强制执行。即行政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管理相对人履行一定义务的行政行为。如查封、扣押、冻结等。

抽象行政行为分为:

(1)羁束行为,即法律、法规对实施行政行为的条件、程序和手续等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行政主体只能严格按照这些规定实施行政行为。

(2)自由裁量行为,即法律法规对如何实施行政行为只作了原则性或留有余地的规定,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除遵守这些规定外,还必须根据自己意见来决定的行政行为。

(3)要式行政行为,即符合法律特定方式才能成立的行政行为。

(4)不要式行政行为,即无须以特定的方式就可成立的行政行为。

行为内容是否有重复适用性;抽象行政行为是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而具体行政行为通常表现为直接赋予、剥夺、设定、免除特定相对人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

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地方各级立法机关。

3、法律特征不同

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

(1)行政处罚。即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有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所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如行政拘留、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没收等。

(2)行政检查。即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守法情况作单方面了解的行政行为。如海关检查、税务检查、卫生防疫检查等。

(3)行政许可。即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法律所一般性允许的活动的权利和资格。如颁发许可证或执照。

(4)行政强制执行。即行政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管理相对人履行一-定 义务的行政行为。如查封、扣押、冻结等。

(9)行政法事例扩展阅读:

1、抽象行政行为举例,如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虽然不对某一具体事件或特定人作出具体处理,但一切具体事件和特定人的行为合乎抽象规范的,均在其适用范围以内,抽象行政行为的结果,往往是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和条件。

抽象行政行为并不直接对具体人或事作出处理,在中国不能针对其提起行政诉讼。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査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职权。

2、具体行政行为举例,如警察对于超速驾驶行为进行罚款,警察的罚款行为就是具体行政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抽象行政行为-网络

参考资料来源:具体行政行为-网络

⑩ 行政法律是怎样的法律怎样算行政违法行为简单点。最好举个例子。谢了~~~

行政法律不是一部单一的法律,而是具有行政执法监督的政府职版能部门在具体行政事务权中,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的统称。例如环保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当然还有其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可以依据),土地管理部门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林业部门依据的是《森林法》,金融部门依据的是《商业银行法》、《外汇管理条例》,质量监督部门依据的《产品质量法》等等,总之,凡是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都有专门的行政法律作为执法依据,种类是很多的,一一列举估计怎么也有上百种,而且还有很多行政法规是地方性的,每个地方还存在差异性,加起来就更多不胜数了。。。
至于怎么算是行政违法行为,我国《行政诉讼法》中第五十四条有所提及,具体包括:
1、行政处罚证据不足(例如:缺乏处罚证据,仅仅有人证,没有抓到现行物证)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这种情况现实中极为常见)
3、违反程序(这要看依据的具体行政法规,里面有详细规定)
4、超越职权的(例如不在该部门职能管辖的)
5、滥用职权的(例如做出处罚不在其权限范围内)
6、行政处罚有失公正(例如同样的案例,做出的是不同处罚结果)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解释102条 发布:2025-10-13 03:28:45 浏览:205
法治要公正 发布:2025-10-13 03:27:12 浏览:507
刚换工作就怀孕了有没有违反劳动法 发布:2025-10-13 03:26:37 浏览:374
刑法完善论 发布:2025-10-13 03:21:11 浏览:789
通州人民法院立案 发布:2025-10-13 03:19:30 浏览:71
运输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13 03:16:32 浏览:532
刑法高分突破讲义 发布:2025-10-13 03:16:31 浏览:818
教育部规定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13 02:41:31 浏览:249
江苏法官培训学院方山 发布:2025-10-13 02:23:47 浏览:543
劳动法做满一年年假有几天 发布:2025-10-13 02:22:23 浏览: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