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政法
Ⅰ 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
(二)擅自变更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
(四)违法委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的。
第六十六条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规定自行收缴罚款的,由上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七条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罚款、变卖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烟草专卖品的,理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将收缴的罚款据为己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八条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违法实施检查等执法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理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九条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对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送,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由上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条 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Ⅱ 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本网站讯 所谓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是指未取得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内部门批准核发的烟草容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企业所生产的烟草制品、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和烟草专用机械,同时还包括领有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超越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所生产的上述五类产品。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不仅直接侵害了合法的烟草专卖品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国家烟草生产的计划管理和烟草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销售非法生产的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和烟草专用机械的行为,使假冒卷烟的泛滥具备了物质条件,危害更大。因此,对这类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依照《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对于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的行为,首先,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不得继续进行违法活动;其次,没收违法所得,即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所取得的利润;再次,处以罚款,数额是违法销售总额20%以上50%以下。同时,还要将违法行为人未来得及销售的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予以销毁。
《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章)第七条
县级烟草专卖行政内主管容部门管辖本辖区内发生的案件。
地市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管辖本辖区内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管辖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复杂案件。
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根据上述规定,只能是县级以上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有行政处罚权,且属于行政处罚主体。
Ⅳ 烟草行政执法机关封存物品,依据什么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法律)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章)第三十二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本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对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据进行先行登记保存。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应当出具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由执法人员、当事人签字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后,分别交当事人和本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当事人若拒绝确认或者不在场的,应当有二名以上见证人在场确认;见证人不足二名或者拒绝确认的,执法人员应当在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上注明情况并签字。
先行登记保存期间,任何人不得销毁或者转移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