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效力

民事诉讼法效力

发布时间: 2020-12-27 07:45:08

Ⅰ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及空间

严格来说,你列举的以上情形,只是法律空间效力范围的一个方面,即“属专地原则”。其中,属“公海”是当然不可能是一国法律的空间效力范围的;其次,在国际法上,“本国驻外使馆、领事馆”原则上说,也是不能适用本国法律的属地原则的。 除了以上说的属地原则外,一国法律的空间效力范围,还包括“ 属人原则 保护性原则 普遍管辖原则

Ⅱ 新民诉法颁布后,原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效力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是为了依法及时有效地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2007年10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对执行程序中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法释〔2008〕13号文件,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年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2次会议通过)
为了依法及时有效地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2007年10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对执行程序中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第一条申请执行人向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供该人民法院辖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证明材料。
第二条对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不得重复立案。
立案后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应当撤销案件;已经采取执行措施的,应当将控制的财产交先立案的执行法院处理。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撤销执行案件,并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管辖权异议审查和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第四条对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案件,申请执行人向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以外的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全的财产交执行法院处理。
第五条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提出异议。
执行法院审查处理执行异议,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
第六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申请复议的,应当取书面形式。
第七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复议的书面材料,可以通过执行法院转交,也可以直接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
执行法院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复议所需的案卷材料报送上一级人民法院;上一级人民法院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通知执行法院在五日内报送复议所需的案卷材料。
第八条上一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复议申请,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查。
第九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申请复议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查完毕,并作出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第十条执行异议审查和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被执行人、利害关系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请求停止相应处分措施的,人民法院以准许;申请执行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请求继续执行的,应当继续执行。
第十一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
(一)债权人申请执行时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
(二)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
(三)对法律文书确定的行为义务的执行,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依法采取相应执行措施的;
(四)其他有条件执行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
第十二条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的,应当向其发出督促执行令,并将有关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人。
上一级人民法院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本辖区其他人民法院执行的,应当作出裁定,送达当事人并通知有关人民法院。
第十三条上一级人民法院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执行法院在指定期间内无正当理由仍未执行完结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本辖区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十四条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的六个月期间,不应当计算执行中的公告期间、鉴定评估期间、管辖争议处理期间、执行争议协调期间、暂缓执行期间以及中止执行期间。
第十五条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

Ⅲ 2007年修订了民事诉讼法,那之前的还有法律效力

说的简抄单一点,所谓修订,其实袭就是对以前的法条进行增加、删除。增加的部分当然有适用效力;而删除的部分就意味着丧失效力。另,一、《民诉法》2012修订草案正在不断妥协中,您不用去关注2007年的法条了。二、《民诉法》作为一部程序法,在适用上与实体法有一点不同,比如:所谓“溯及力”是指:法条(实体法法条)生效以后,对于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而程序法基本不存在溯及既往的问题,比如,新《刑诉法》2013年1月1日起施行,那么在此前就只适用96年修订的刑诉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另,还有回答者认为“我国法律原则明确禁止法溯及既往”是错误的,我国刑法就明确规定“从旧兼从轻”原则,即: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规定不为犯罪或者处罚较轻的,则适用新法。可见,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溯及既往的。

Ⅳ 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采取从新原则是什么意思

复《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制规定:
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民事诉讼法发生作用的时间,以及民事诉讼法对其颁布前的行为是否有溯及力的问题。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自1991年4月9日起生效。同时,1991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民事诉讼法的通知》中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受理的案件,一律按照民事诉讼法进行审理,因而民事诉讼法有一定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Ⅳ 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法律效力哪个高一些

1、《民事诉讼法》是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司法解释是最高法院或者最高检察回院就答自身工作中的具体法律应用的法律解释。最高法院、检察院解释法律的前提是要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
2、根据《立法法》确立的法律原则,法律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释的效力。所以,《民事诉讼法》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释的效力。

Ⅵ 新民事诉讼法关于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在诉讼法的第几条

255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由制作支付令的人民法院负责执行。
256条 民事诉讼法内第二容百零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包括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
拓展资料
强制执行是法院在做出判决、裁定或者调解后,要求当事人需要履行的相应义务的一种方式。强制执行的执行文书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依法应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它们一经确定,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果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Ⅶ 民事诉讼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吗

民事实体法没有溯及力,但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具有溯及力。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时未结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司法解释。

Ⅷ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的空间效力

民事诉讼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民事诉讼法生效的领域。我国民事诉讼法在我国领域内生效。我国领域包括我国的领土、领空、领海以及领土的延伸范围。

热点内容
经济法托运单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10-12 21:19:22 浏览:37
经济法结算卡 发布:2025-10-12 21:16:52 浏览:690
检查公共法律服务建设 发布:2025-10-12 21:02:03 浏览:576
浙江在职法律硕士报销 发布:2025-10-12 20:50:38 浏览:119
长安区法院院长 发布:2025-10-12 20:38:05 浏览:625
李桂英律师 发布:2025-10-12 20:38:05 浏览:190
2018华侨大学法律硕士最低分 发布:2025-10-12 20:37:55 浏览:139
汾阳法院起诉 发布:2025-10-12 20:36:11 浏览:512
两部党内法规 发布:2025-10-12 20:34:35 浏览:631
合同法中规定预付款 发布:2025-10-12 20:23:19 浏览: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