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同工不同酬
❶ 新劳动法同工同酬的问题
1.你是否有来签劳动合同?合自同中是否有约定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如果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变更你的工作职责或工作内容,你有权拒绝。
2.合同是否有约定工资,如果有约定,就必须按约定的执行,不能单方面变更。如果没有约定清楚(按法应该约定),那也必须按既有的工资,不能降薪。
3.同一公司应同工同酬,如果相同岗位出现不同工资情况,你可以要求公司调整工资至同等水平。
如果以上被公司拒绝,你可以向当地劳动主管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❷ 劳动法对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待遇有什么相关解释
同工同酬,法律是有规定,你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就其本质讲,同工不同酬是身份社会的遗毒,是契约社会的身份印记。
英国著名法学家梅因说过,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在身份社会中,身份等级关系是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基础。身份等级越高,所能分配到的法律权利就越多,反之则越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本质上要求打破身份和等级观念,契约和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式,身份不再是权利地位不平等的标准和印记。而同工同酬则是消除身份印记的重要标志,是契约社会的体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同工不同酬在中国却异常普遍。
中国人有着深厚的身份等级观念,许多人包括执法、司法官员对因身份造成的同工不同酬现象都习以为常。这种思想观念上的认同感,是消除同工不同酬的一大障碍。而更大的障碍则是法律的缺陷和漏洞,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劳动法》虽然规定分配要体现同工同酬,但由于目前对同工不同酬问题没有法律界限和法律追究,即使发生劳动争议,劳动仲裁也缺乏明确而具体的处理办法。对违法者无以制裁,同工不同酬又能给单位带来直接利益,哪个单位能不趋之若鹜?加之严重失衡的劳资关系,维权可能丢饭碗,同工不同酬于是泛滥开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❸ 请问同工不同酬是否违法劳动法
同工不同酬是违法的。但在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当中,同工同酬是有关各方戮力同心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因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比皆是。
拓展资料: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第46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按劳分配是指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把劳动者的劳动贡献与所获得的劳动报酬紧密联系起来。
同工同酬是指对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成绩的劳动者,应当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
同工同酬体现了法律的两层含义:
一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提供同等价值劳动的劳动者应当享受同等的劳动报酬;
二是禁止工资分配中的歧视行为,在相同劳动岗位、劳动条件下,劳动者只要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相同,就应平等对待,给予同等的劳动报酬,禁止在工资分配中对职工有任何歧视行为,保护职工的平等工资权。
同工不同酬的表现:
一是同一种工作在同一个单位,所获得的报酬是不一样的。由于很多私营企业,对各自的工资没有公开化,那就会出现做同一样工作,在不同时期进来的人工作差别较大。即使是同时进来的人,由于各自要价不同,也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二是同一样的工作,男人和女人的工资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性别歧视现象。
三是同性别,同工作,同级别,同一个地点,后到几个月的员工待遇与先到几个月的员工工资不同。
此外,同一种工作在不同地区,所定的工资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地域造成的差别。
❹ 劳动法中同工同酬里的‘酬’都包括什么待遇
公益性岗位是不属于新劳动法的同工同酬范围的,公益性岗位是政策性回安排就业,领取答的工资,准确点应该叫做岗位补贴,另外,同工同酬,是指劳务派遣的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❺ 政府机关单位里的聘用人员能不能享受新劳动法的同工同酬
这个很难讲。公务员适用公务员法,其余普遍适用劳动合同法,而机关单位的聘用版人员则普遍适权用的是你们本市政府所下发的文件,也就是说,你的单位需要按照政府的要求对你们进行聘用,你们的工资等各项标准实际是由你们本地政府定的。而不论是劳动与社会保障还是法院或者是人事局都是吃政府财政的,你懂我意思。其实很多单位都是这样,就这个标准,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走人,提要求你就是刺头,法律是法律,现实是现实。
❻ 新的劳动法中的同工同酬是必须执行吗反之会犯法吗
劳动法中的同工同酬必须执行。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如果企业没有执行同工同酬的规定,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处罚:
一、与单位协商解决或将意见公会。
二、将情况反映给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
三、如果你的利益受损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四、如果单位非法用工涉嫌触犯刑法可以向当地公安局反映。
具体的处罚结果需要依据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
(6)劳动法同工不同酬扩展阅读:
未享受同工同酬的劳动者可以用以下方案追回自己的损失:
方案一,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三方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解除《劳务派遣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计付);
方案二,向用工单位或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部门投诉;
方案三,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8条之(三)、(四)为由提起劳动仲裁,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方案四,以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63条的规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工单位同工同酬,享受同等福利待遇。
❼ 同工不同酬违反劳动法吗
1,违反的。
2,取证很难。“同酬”也可分档次的。
❽ 男女同工不同酬违反劳动法吗
违法!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对待工人必须同工同酬!无性别要求!
❾ 什么时候劳动法规定同工同酬的
2009年的《劳动法》第46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2013年的《劳动合同法》第11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招待;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