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诉讼法中的录音证据

行政诉讼法中的录音证据

发布时间: 2020-12-29 18:40:01

A. 微信上的聊天记录可以当证据吗

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查?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微信来聊天,不仅仅是文字的沟通,还可以发送图片,语音等,在我们越来越依赖微信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学会解决微信聊天记录删除了怎么恢复的技能。看完下面这三个恢复方法,得小心手机里的聊天记录了!

方法一:借助PC端微信备份恢复

方法二:利用苹果恢复大师
作为一款专业的数据恢复软件,它是专门针对的iOS设备的,下载完成后运行苹果恢复大师(官网:www.ifonebox.cn/)。这里我们用苹果恢复大师的第一恢复模式。点击【通过设备扫描恢复】-【下一步】-【微信聊天记录】,就可以进入苹果恢复大师微信聊天记录恢复功能了。

进入微信聊天记录的恢复界面时,橙色字体是已经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黑色字体是未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勾选需要恢复的微信聊天记录后,点击【恢复到电脑】即可将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导出到电脑上查看啦。

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查?通过上文对微信聊天记录删除了怎么恢复的介绍,我们也知道了恢复微信聊天记录一点都不难,赶紧参考以上的方法,来恢复你手机的微信聊天记录把~

B. 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录音能成为合法证据吗



证据 什么是证据?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有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如何取得证据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

司法审判中,据以认定案件情况的事实。又称证据事

实。证据事实的表现形式,如证人证言、物证等,也称证据,又称证据来源、证明手段。诉讼证据与科学研究或日常生活中的证据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纳入国家诉讼活动的范围,并受国家的诉讼法规范所调整和制约。

在诉讼中,证据是认定案情的根据。只有正确认定案情,才能正确适用法律,从而正确处理案件。因此,证据问题历来是诉讼中的关键问题。对证据制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学科,称为证据学或证据法学

证据制度在中国诉讼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编第五章、《民事诉讼法》第一编第六章、《行政诉讼法》第五章,都对证据的种类、收集、保全和判断等问题作了专门的规定。

证据的种类 指法律上规定证据来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有下列7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中国《民事诉讼法》把证据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基本相同。英美法系国家把证据分为证人证言、书面文件和实物证据。大陆法系国家则认为当事人不得作为证人,鉴定人也不同于证人,所以把证据分为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人意见、书面文件和实物证据。

证据的收集 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指司法机关发现和取得证据的活动。它是司法机关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第一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责任收集证据,查明案情;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并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人民法院也应当根据职权,主动收集证据,以查明案情,解决争议。司法机关在诉讼中有权向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在刑事诉讼中,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毁灭证据的,必须受法律追究。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遵守合法和客观全面的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在刑事诉讼中主要是现场勘验,尸体检验,活体检验,询问证人,讯问被告人,检查,扣押和鉴定等;在民事诉讼中主要是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调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勘验和鉴定等。

C. 微信聊天记录能证明劳动关系吗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聊天软件也非常的多,比如说QQ微信等。都可以作为聊天软件,很多的人招聘的时候也会在微信跟QQ里面发一些招聘或者用人之类的话。尤其是近年来聊微信的人特别多在微信上面招聘的人也很多,那么微信聊天记录能证明劳动关系吗?因此想要证明劳动关系的真的是非常多的,微信聊天记录也可以证明,但是并不充分。我们可以收集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如果是要打官司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多收集一些证据。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证据收集多了对自己在职场能否打赢官司是非常重要的。也最能够有力的证明劳动关系。

D. 我只是口头威胁某个人,他有录音能告我恐吓么

可以。

但是如果并没有实施,单纯口头威胁不构成犯罪,但有违法的可能性。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才构成违法,根据《刑法》的规定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4)行政诉讼法中的录音证据扩展阅读

所谓的恐吓威胁罪,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规定此罪,只是存在恐吓威胁行为。单纯的恐吓行为在刑法修正案(八)之前是不构成犯罪的,而在刑法修正案(八)之后在寻衅滋事里面增加了恐吓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如果不是单纯的恐吓行为还有其它情况则如下:

1、恐吓时索要财物,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就是说这样的恐吓这是构成犯罪的。如果罪名成立,情节严重的要触犯刑法判刑,但没有恐吓的特定条文,可根据他威胁恐吓的事来查找相关条文。

E. 录音作为证据能否被采信有法律依据吗

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有下列7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中国《民事诉讼法》把证据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电子数据、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基本相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四十九条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第六十九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第七十条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二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二)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

(三)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F. 法律诉讼中,电话录音能作为证据吧需要什么格式必须做鉴定么

电话录音可以作为证据,格式为MP3、CD等音频格式,需要经过法院鉴定,但是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录音双方当事人的谈话当时没有受到限制,是自觉自由的意思表示,是善意和必要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

二、该录音证据录音技术条件好,谈话人身份明确,内容清晰,具有客观真实和连贯性,未被剪接或者伪造,内容未被改变,无疑点,有其他证据佐证。

三、手机通话录音,需选在信号好的地方,必须在录好后最少刻制4张光盘:法院、对方、你自己、你的代理人各1张,有MP3、CD等音频格式,在每张光盘上写明录音人、双方谈话人及双方的电话号码、录制设备、录制时间、录音时长等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中已明确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源同样可以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供,该《规定》第七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对于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6)行政诉讼法中的录音证据扩展阅读

民事证据的种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的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表等记载或表达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作为定案证据的书证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书证是以其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其二,书证的特质载体一般是纸张,但也包括面板、金属、竹木、布料、塑料等;

其三,书证的制作方法一般为手写,但也包括打印、雕刻、拼对等;

其四,某些书证必须具备法定形式,如身份证、户口簿、承运单等;

其五,书证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品,某些证据如果既能以其记载或表达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又能以其外部特征再现案件真实,该种证据则既是书证又是物证。当事人向法院提供书证时,应当提交原件,如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或节录本。为了便于人民法院审查,当事人提交外文书证时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二、物证。一切物品均是客观存在的,都有自己的外形、重量、规格、特征等。因此,凡是以自己存在的外形、重量、规格、损坏程度等标志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物品及痕迹,即称为物证。民事诉讼中常见的物证有:所有权有争议的物品,履行合同交付的规格、质量有争议的标的物或定作物,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的公私财物及侵权用的工具、遗留的痕迹等等。

三、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像或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形象或音响,或以电子计算贮存的数据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明材料。在诉讼中,常用的视听资料主要有录音带、录像带、电子胶卷、微型胶卷、传真资料、电话录音、雷达扫描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的资料等等。视听资料可以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视监控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资料和运用其他技术设备获得的资料等类型。所以磁带录音最好。

参考资料: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北大法律信息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热点内容
法官法放宽 发布:2025-10-11 04:03:25 浏览:827
梨园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11 03:54:53 浏览:805
邯郸法院张继红 发布:2025-10-11 03:51:54 浏览:671
婚姻法34条第2款 发布:2025-10-11 03:35:34 浏览:454
法规和规章区别 发布:2025-10-11 03:28:32 浏览:713
法规处审核 发布:2025-10-11 03:28:25 浏览:822
中国婚姻法多大可以结婚17年 发布:2025-10-11 03:16:56 浏览:211
2015年婚姻法解释 发布:2025-10-11 03:16:55 浏览:6
法官算军人吗 发布:2025-10-11 03:10:39 浏览:640
新婚姻法见面礼 发布:2025-10-11 02:46:00 浏览: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