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计件工人加班

劳动法计件工人加班

发布时间: 2020-12-30 11:32:24

⑴ 实行计件制度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符合劳动法

超过8小时属于加班,应该给加班费,如果不给加班费属于违法。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1)劳动法计件工人加班扩展阅读:

相关案例:

夏先生是昆明市一个玩具厂的流水线工人,他的工资和普通工作发放方式不一样,每完成一个玩具他能够计薪3元,按要求每天至少要完成25个。

夏先生说,在销售旺季订单比较多的情况下,自己即使已经完成了当天的生产任务,但工厂为了赶生产进度也会安排员工加班一个小时,并仍然按照每个玩具3元的标准计薪。

去年年底,夏先生和一些同事认为这样的加班方式不合理,便要求工厂核发加班费,却遭到工厂以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即计件工时制为由拒绝支付加班费。

所谓计件工资制是指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生产产品的数量和预定的单价来计算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一种制度。昆明市劳动监察支队的工作人员说,有部分用人单位错误地认为既然员工的计件单价已经确定,那么无论员工生产多少产品都应当按照这个单价来计算。

事实上,依照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依法支付加班费,计件工作的员工在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如果用人单位还要安排员工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外继续劳动,那么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延长劳动的时间核发加班费。

计件工资制加班费计算方式(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1、安排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安排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⑵ 计件工作 员工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一、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岗位如何计算加班工资的问题,你的理解是对的,即提高计件单价。具体举例:一个工件的单价为一元,那么在一个工作日内超过8小时加班时间的单价为一元五角,在双休日加班时间的单价为二元,在国定假日加班时间的单价就应该是三元了。从中可以看出,其提高的比例同计时工资岗位加班工资的计算比例是相同的。
二、关于对加班时间有没有限制的问题,《劳动法》第41条有明确规定,即每日加班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超过以上时间,说明已经出现超时加班的现象,是侵犯职工休息权的行为。至于单位没有强制要求,职工自愿长时间加班,不仅是对自己身体健康不负责任,而且这个问题只有自己来回答了。

⑶ 劳动法里计件工资怎么算加班费

实行计件工资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版。

工作日加班应发权放平时工资的1.5倍,周末加班2倍,节假日加班应发放平时工资的3倍。

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⑷ 劳动法对计件工人的作息时间和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有明确规定吗计件工人和计时工人的作息时间和加班加点

劳动法都是统抄一规定的 至于计件还是计时 不是法律规定是 都是公司或单位的规章
法条要求
正常工作日,超过八小时的部分要按照日工资的1.5倍支付;
双休日,要按照日工资的2倍支付;
法定假日,要按照日工资的3倍支付。
日工资是按照 月税前工资除以月工作日天数计算的

希望能帮到你

⑸ 计件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是经双方同意的,这样违反劳动法吗

每天工作抄12小时,尽管双方同意也是违反劳动法的。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⑹ 劳动法计件是不是没有加班

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合理确定计件定额任务,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之后,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分别按照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200%(休息日安排工作)、300(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支付加班费。


劳动部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劳部发(1994)489号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 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⑺ 劳动法规定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用人单位内部工资分配形式,具体分配办法是用人单位自主权。但是,用版人单位制定计权件工资单价,劳动定额应当按照法定工作时间绝大部分职工能够完成的工作量为依据。
《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
第十一条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用人单位确定、调整劳动定额或者计件报酬标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确定、调整的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九十以上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

⑻ 劳动法里计件工资怎么算加班费

实行
计件工资
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
加班费
的计算基数。
工作内日加班应容发放平时工资的1.5倍,周末加班2倍,节假日加班应发放平时工资的3倍。
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
基本工资
”、“
岗位工资
”、“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⑼ 计件工资加班怎么算

楼上回答的不全面,你所回答的只是针对一般计时工资的说法,而提问着是计件拿工资的,计件工作时间是指完成一定劳动额度我国劳动法第37条规定,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时制度合理地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所以,实行计件工作的用人单位,必须以劳动者在一个标准工作日(一昼夜工作8小时)和一个标准工作周(8小时五天工作制)的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计件数量为标准,确定劳动者日或周的劳动定额。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等于延长了职工的工作时间,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那么,也就是说,实行计件工作应当以标准的工作时间为基础,。所以首先你公司没有明确规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劳动额度,这是不合理的,而且以“计件工作”为名,变相延长职工工作时间,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
对于保底工资,计件工资计算工资的方法是件数*单价,采用多劳多得,不存在保底工资.
你们公司加班很严重,那就要弄清计时工资加班的算法,这点楼上的说法也是不全面的,楼上仅是针对计时工资加班的算法.而是这样的.安排劳动者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则单价的150%*件数,支付加班工资.安排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则单价的200%*件数支付加班工资.安排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则单价的300%*件数支付加班工资.
你们公司工作时间延长也比较严重,一般每日不可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每日可延长3小时,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你们公司加班四个小时事不符合劳动法的.
我虽不是法律硕士,但我在读企业管理研究生时有进修过法硕的课程.不一定像律师专业,但希望给你带来帮助.

热点内容
中职会计经济法教案 发布:2025-10-10 19:13:18 浏览:280
人大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论述题 发布:2025-10-10 19:12:19 浏览:554
水行政法律知识测试 发布:2025-10-10 19:07:58 浏览:224
房山良乡律师 发布:2025-10-10 18:49:48 浏览:795
法院确情 发布:2025-10-10 18:35:36 浏览:114
湖北司法厅干部任命 发布:2025-10-10 18:29:03 浏览:476
论述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依据 发布:2025-10-10 18:29:03 浏览:42
立法是法治的 发布:2025-10-10 18:28:15 浏览:76
法官大人在线 发布:2025-10-10 18:22:11 浏览:870
法律法规培训评价 发布:2025-10-10 18:07:01 浏览: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