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行政法规吗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行政法规吗

发布时间: 2020-12-31 01:36:20

㈠ 营业执照许可经营项目不去相关部门做备案登记,有什么法律后果

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查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第五条

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从事经营活动的,由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予以查处;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予以查处。

第六条

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

第七条

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且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依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予以查处。

(1)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行政法规吗扩展阅读: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第十二条

从事无证经营的,由查处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三条

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

明知属于无照经营而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或者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无证无照经营的,由查处部门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

㈡ 如果开店才几个月就被人举报说没营业执照有什么影响吗

有影响,没得营业执照就是非法经营啊

㈢ 娱乐场所的 无照经营由谁查处

对“无证无照”经营的娱乐场所应以文化部门查处为主。

文化部门是娱乐场所的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行政许可法》第十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监督。”因此,文化部门应当对娱乐场所履行监管职责。
那么文化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中,是不是只需要对有许可证的娱乐场所进行监管呢?《行政许可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也规定“……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文化部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也作出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文化部行政许可的活动,文化部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上述规定,文化部门不但应当对有许可证的娱乐场所进行监管,而且应当对无许可证的文化娱乐场所进行监管。

一、文化行政执法的有关直接法规依据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0号)第十七条 许可审批部门查处本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没有规定的,许可审批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1、《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 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五)项 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前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行为,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以下简称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但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 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五条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本办法规定的无照经营行为而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行为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六条 当事人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财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被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财物价值5%以上20%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被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财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二、文化行政执法的有关间接法规依据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取缔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
(二)向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进入无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
(五)查封、扣押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
(六)查封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场所。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实施查封、扣押,必须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实施查封、扣押,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查封、扣押财物及资料清单。
在交通不便地区或者不及时实施查封、扣押可能影响案件查处的,可以先行实施查封、扣押,并应当在24小时内补办查封、扣押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15日;案件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被查封、扣押的财物易腐烂、变质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在留存证据后先行拍卖或者变卖。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查封、扣押期间作出处理决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解除查封、扣押。
对于经调查核实没有违法行为或者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作出处理决定后应当立即解除查封、扣押。被查封、扣押的易腐烂、变质的财物根据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已经先行拍卖或者变卖的,应当返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全部价款。 依照本办法规定,被查封、扣押的财物应当予以没收的,依法没收。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违反本办法的规定使用或者损毁被查封、扣押的财物,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文化行政执法的参考法规依据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无照经营。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三条 对于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须经许可审批的涉及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的经营活动,许可审批部门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许可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凭许可审批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核发营业执照。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 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
前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行为,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以下简称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但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查处其管辖范围内的无照经营行为。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六条 对于已经取得营业执照,但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或者已经取得的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被吊销,撤销或者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重新办理许可审批手续,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七条 许可审批部门在营业执照有效期内依法吊销、撤销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其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届满的,应当在吊销、撤销许可证、其他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其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届满后5个工作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当事人依法办理变更登记。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实行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或者经营条件、经营范围、经营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督促、引导其依法办理相应手续,合法经营。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八条 拒绝、阻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许可审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核发营业执照、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吊销营业执照、撤销注册登记、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未依照本办法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或者发现无照经营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支持、包庇、纵容无照经营行为,触犯刑律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无照经营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经接到举报,应当立即调查核实,并依法查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㈣ 我无证经营处罚条例规定是怎样

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内罚。容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依据国务院颁发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规定:第十三条 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十四条 明知属于无照经营而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或者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㈤ 无证经营查处取谛法

第370 号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已经2002 年12 月18 日国务院
第67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 年3 月1 日起施行。
二〇〇三年一月六日
总理: 朱镕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
无照经营。
第三条 对于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须经许可审批的涉及人
体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
的经营活动,许可审批部门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和程序进行许可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凭许可审批部门颁
发的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核发营业执照。
第四条 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
规定予以查处: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
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
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
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
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
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
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
前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行为,公安、国土资源、
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以下简称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
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但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
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查
处其管辖范围内的无照经营行为。
第六条 对于已经取得营业执照,但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
其他批准文件,或者已经取得的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被吊销、
撤销或者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重新办理许可审批手续,擅自从事
相关经营活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
执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条 许可审批部门在营业执照有效期内依法吊销、撤销
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其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届
满的,应当在吊销、撤销许可证、其他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其
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届满后5 个工作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
当事人依法办理变更登记。
第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实行查
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或者经
营条件、经营范围、经营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督促、
引导其依法办理相应手续,合法经营。
第九条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
进行查处取缔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
(二)向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
情况;
(三)进入无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合同、
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
(五)查封、扣押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
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
(六)查封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场所。
第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实施
查封、扣押,必须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实施查封、扣押,应当向当事
人出示执法证件,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查封、扣押财
物及资料清单。
在交通不便地区或者不及时实施查封、扣押可能影响案件查
处的,可以先行实施查封、扣押,并应当在24 小时内补办查封、
扣押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
过15 日;案件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
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 日。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妥善保管,
不得使用或者损毁。被查封、扣押的财物易腐烂、变质的,经县
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
以在留存证据后先行拍卖或者变卖。
第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查封、扣押期间作出
处理决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解除
查封、扣押。
对于经调查核实没有违法行为或者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作出处理决定后应当立即解除查封、扣押。
被查封、扣押的易腐烂、变质的财物根据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
的规定,已经先行拍卖或者变卖的,应当返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
的全部价款。
依照本办法规定,被查封、扣押的财物应当予以没收的,依
法没收。
第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违反本办法的规定使用或者
损毁被查封、扣押的财物,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
偿责任。
第十四条 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
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
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 万
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
2 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
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
并处5 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本办法规定的无照经营
行为而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2 万元以下的罚款;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
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行为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
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并处5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当事人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
押财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被动用、调换、转
移、损毁财物价值5%以上20%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被
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财物价值1 倍以上3 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许可审批部门查处本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一)
项、第(五)项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
定处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没有规定的,许可审
批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处
罚。
第十八条 拒绝、阻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无照经营
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许可审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核发
营业执照、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吊销营业执照、撤销注册登记、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未依
照本办法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或者发现无照经
营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支持、包庇、纵容无照经营行为,触犯刑
律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
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
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无照经营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经接到举报,应当立即调查
核实,并依法查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 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
内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不属于本办法规定的无照经营行为。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 年3 月1 日起施行。

㈥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办法是法规吗

是行政法规。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回2003年1月6日发答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相关法律规定:
立法法》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㈦ 无照经营的处罚条例

无照经营是指未按照法律和法规规定取得许可审批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以及未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除适用简易程序外,应当适用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立案、调查取证;听取申辩和举行听证;审核决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备案;行政处罚决定书的交付或送达、执行。

对于无照经营行为,可根据不同情况,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和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处以罚款。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为无照经营行为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下列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

(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须取得许可或者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

(7)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行政法规吗扩展阅读:

无照经营处罚案例:

向游客发放虚假宣传资料;驾驶“黑摩托艇”非法载客与非法揽客;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不诚信经营……“十一”黄金周前3日,三亚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发力,查处多起扰乱旅游秩序的行为,为游客营造规范的旅游环境。

据三亚国庆“黄金周”旅游市场整治与接待情况通报会介绍,10月1日至3日,三亚旅游警察在三亚湾、大东海等景区开展巡查,分别抓获散发虚假旅游传单违法人员邓某平等4人,查获旅游虚假传单2000多张,并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法对邓某平等4人处行政拘留10日。

10月1日上午,旅游警察组织警力,在三亚湾海月广场海边当场抓获驾驶黑摩托艇非法载客违法人员王某都和非法揽客违法人员王某森,现场查扣“三无”摩托艇2艘,并分别以无证驾驶机动船舶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法对王某都、王某森处行政拘留10日和7日。

10月2日上午,旅游警察在南山景区停车场巡查时,当场抓获非法招揽游客到黑景点消费的违法人员胡某,并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法对胡某处行政拘留10日。

“十一”期间,三亚海鲜大排档成为热门消费地点。为让游客放心消费,三亚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尤其加强对海鲜排档、水果摊点、旅游购物点等重点行业的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0月1日至3日,三亚共查处旅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5宗,责令整改标志不规范海鲜排档14家、水果摊点11家,取缔无照经营商店2家、水果摊点3家、暂扣水果72箱。此外,三亚市吉阳区一家海鲜排档不按规定的方式和内容明码标价,被物价部门处以1000元罚款。

三亚市天涯区一家海鲜批发摊位不诚信经营,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在该摊位醒目位置处悬挂“不诚信经营商户停业整顿”告示牌。据新华社

参考资料:网络——《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人民网——三亚整顿无照摊点

㈧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14条例疑问

对无照经营行为抄的处罚,法律、袭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有些是对行业做出的专门的规定的,比如道路运输经营,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所以,假如道路运输经营者无照经营的行为,就适合《道路运输条例》,而不适用《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㈨ 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后,工商机关如何查处无照经营成品油行为

无证照销售柴油归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内十四条第二款“对无容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的说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与《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发生混淆。我认为,应当由工商机关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进行查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㈩ 广东省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条例的基本信息

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79号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关于修改〈广属东省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条例〉的决定》已由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12年7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7月26日

热点内容
武装警察条例 发布:2025-10-10 04:32:47 浏览:634
三八节法律知识下乡 发布:2025-10-10 04:31:07 浏览:162
扰乱社会治安是行政法范畴 发布:2025-10-10 04:15:13 浏览:119
司法考试总分数 发布:2025-10-10 04:04:35 浏览:656
2017民法精讲 发布:2025-10-10 03:58:01 浏览:413
南宁铁路法院 发布:2025-10-10 03:50:27 浏览:355
劳动法私人罚款 发布:2025-10-10 03:50:25 浏览:301
今日社会与法回放 发布:2025-10-10 03:31:23 浏览:812
安微省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手机号码 发布:2025-10-10 03:30:42 浏览:812
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发布:2025-10-10 03:08:42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