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阅读劳动法
① 议论文阅读从女教师辞职看诚信
我的议论观点内容如下,提供给大家一起探讨。
1、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享有自由的权利同时,还要尽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
2、网传老师的辞职信有错误之处,该辞职信不是信,而是申请书。书信与申请书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网友将申请书作为信宣传,疑惑!有误导行为。
3、该辞职申请没有主送单位,即被送达啥用人单位。该老师向谁提出辞职?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咋个不知道书信的五个主要书写格式?
4、如果该辞职申请是用人单位公布,就可以证明用人单位已经收到该老师的辞职申请。用人单位的处理意见是啥?不清楚。
5、该辞职申请如果由老师自己公布,则没有证据证明该老师已经将该辞职申请递交给了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实际又没有收到,则该老师是违法辞职。
6、用人单位有权按照《劳动法》第24条、《劳动合同法》第36条的具体规定内容来针对辞职申请做出同意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意见。
第24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7、如果该老师已经向用人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属实,在没有与用人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前就已经不上班走人,则该老师已经违反《劳动法》第31条、《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具体规定内容,用人单位可以对该老师做出旷工处理。
第31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37条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8、请网友及该老师出示证据证明该辞职申请是啥年月日递交给用人单位的?
② 工厂搬迁,对不愿到新厂地去的员工要怎么办
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并选择:
一是考虑是否同意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如果同意,劳动者可继续履行作出变更后的劳动合同;
二是如果不同意新协商的劳动合同内容,那么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然后选择离开用人单位。
当然,能够获得经济补偿金的前提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者以此为由自行辞职,则无权获得经济补偿。
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未明确约定工作地址仅限目前工作地址的情况下,且企业搬迁到本地并发放交通补助,工作地址变动属于合理范畴,劳动者应当服从用人单位搬迁安排,自行辞职的,不能获得经济补偿。
若企业在不同城市内的搬迁,一般应被认定为“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合同不能履行”。企业从本市搬到外省市的,作为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员工不愿意去,那就是双方变更劳动合同无法达成一致,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支付经济补偿。
当然,如果员工愿意去,那就是双方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员工一定要求支付经济补偿,也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用人单位迁址是否需要变更劳动合同,要看迁址本身给劳动合同履行带来的影响。如果搬迁使劳动合同从正常的角度来看无法履行,就属于法定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如果虽有搬迁行为,但综合各种因素,劳动合同仍可正常履行,此时的搬迁就不属于法定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无需变更劳动合同。
此外,在判断的过程中,还需结合劳动合同中是否对履行地进行了明确约定。如果用人单位变更办公地点的情形能够被认定为“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那么无论是工作地点、劳动条件还是工作福利等,都可能会与原先订立的劳动合同发生变化。
(2)我要阅读劳动法扩展阅读
劳动部指出: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故你公司地址确实发生了重大的,导致了员工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则公司应该征求每位员工的意见不同意去的,则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为根据工作年限。
根据劳动合同法,解除合同应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有些单位发生搬迁不与员工协商,直接要求员工到新的办公地址去上班。有关公司搬迁员工赔偿标准的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指出:“本条中的‘客观情况’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但不包括导致经济型裁员的客观条件。
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和立法意图,并非所有企业搬迁都适用解除的规定,而是工作地点发生重大变化、且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搬迁,才能算是触发条件。
③ 自愿辞职申请书怎么写
可以这样写:尊复敬的领导制:您好,本人______由于个人原因,无法继续为______公司(单位)服务,现特提出离职,望公司领导予以批准。同时感谢贵公司一直以来对本人的帮助。谢谢!申请人:______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④ 试用期工作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如果你刚好是在试用期间的员工,千万不要以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试用期就可以通过了!虽然试用期比较短,但是这一段时间,对于你能否留在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试用期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以下事项。
方法/步骤
1
不要口无遮拦。在工作中,我们会和别人交流很多,交流的时候,千万不要口无遮拦。对于一些该说的话就要说,但是对于一些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要直接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其他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太过强势。虽然前面的一条建议也是不要一味忍让,但这并不代表在工作过程中就要让自己特别的强势。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强势过头了,也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方式。容易给人太尖锐的感觉,在表达立场的时候,一定要适度。
3
不要一味忍让。有些员工为了处理好所谓的人际关系,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同事的抱怨,或者是刁难一味的忍让,这样的方式是非常不正确的。对于那些恶意的员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一味的进行忍让,一定要表明自己的底线和态度,不然在以后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压制。
4
不要默默无闻。如果想要在工作中有更大的成就,努力工作的同时,就不要默默无闻的一个人在那里工作,对于一些自己该争取的,就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手段争取。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在同一个工作上停留太久。
5
不要迷失自我。有些在试用期的员工,对于上司盲目的崇拜,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在某些工作情况下,虽然要听取上司的意见,但是对于上司的意见不可一味的听取,在一些比较关键的事情上,要有一些自己的主见。
6
踏踏实实做事。处在试用期的员工大多都是职场上的新人,而且这些新人的年龄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年轻化的。在试用期期间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工作,千万不要对任何事情抱有幻想,要抱着就算自己最后不能留在这个公司,你要拿出认真的态度。
⑤ 员工辞职申请怎么写
(一)辞职申请书标题辞职信在申请书第一行正中写上申请书的名称。(二)版辞职申请书称权呼辞职信一定要在标题下一行顶格处写出接受辞职申请的单位组织或领导人的名称或姓名称呼,并在称呼后加冒号。(三)辞职申请书正文辞职信正文是辞职申请书的主要部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首先要提出申请辞职的内容,开门见山让人一看便知。其次申述提出申请的具体理由。最后要提出自己提出辞职申请书的决心和个人的具体要求,希望领导解决的问题等。(四)辞职申请书结尾辞职信结尾要求写上表示敬意的话。比如“此致——敬礼”等。(五)辞职申请书落款辞职信申请的落款要求写上辞职人的姓名及提出辞职申请的具体日期。
⑥ 公司违规裁员,但是我没有仔细阅读劳动法就签字了,赔偿金可否追回
主要看 裁员你是否签字或者提交辞职申请书,如果这样就没有双倍赔偿金。
如果是单位单方下达裁员通知,但是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就属于违法裁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要求赔偿。
⑦ 离职申请怎么写,离职申请表怎么写
离职申请书可以按照模板书写:
敬爱的各位领导:
自xxxx年x月入职以来,我一直都很享受这份工作,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栽培及包容,也感谢各位同事给予的帮助和关心。在过去的时间里,利用公司给予的良好学习时间,学习了一些新的东西来充实了自己,并增加自己的一些知识和实践经验。我对于公司的照顾表示真心的感谢!当然,我也自认为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但因为某些个人的理由,我最终选择了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并希望能于今年x月x日正式离职。希望领导能早日找到合适的人手接替我的工作,我会尽力配合做好交接工作,保证业务的正常运作,对公司,对客户尽好最后的责任。
希望公司对我的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xx年x月x日
(7)我要阅读劳动法扩展阅读:
对于任何一个辞职者来说,相关的业务经验和人际关系作为一种永久性的“财富”,都是即将离开的单位所给予的,是一种“隐性”的收获,是自己“厚积薄发”的基础,可以使自己一生受益不尽。因此,饮水思源,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提出辞职,借辞职报告的一角抒写自己的感谢之情始终是非常必要的;“歉疚之情”主要是对自己的离开为单位所带来的损失和不便表示由衷的歉意。
原单位接受和认可自己的辞职请求,在很大的程度上出于被动,必须用很长的时间和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请辞所带来的损失。此外也包括对即将离开的单位的“关怀之情”。
不管自己今后要面临多少新的选择,曾经付出过的、曾经得到过的、曾经服务过的、曾经依赖过的,都曾是自己在人生历程中所留下的足迹,岂有不关怀之理?比如说,自己对单位的现状有什么具体看法、对单位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以附件的形式写出来,也是体现自己忠厚诚恳和重情重义的好方式。
⑧ 学习法律必读的几本书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岳运生推荐)
1、《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
一本美籍华人写的关于美国社会的故事性书籍,让人感觉在美国,法律就是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独特又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血肉丰满的生动案例,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全面、细致、客观的展示了一幅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画卷,矫正了一些人们从看电影大片中产生的想当然的常识性的错误,令人获益匪浅。
2、《政法笔记》——冯象
本书可以说是冯象的“案例”随笔,是旨在提供一种真正的“普法文章”。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政法”的各方面。《政法笔记》所做的,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特定社会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与批判。
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苏力
朱苏力的著作,往往从身边日常惯见的“俗话、俗语或俗事”出发,分析出令人惊叹的学术意义来。本书亦是如此,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点、看法或认为想当然的东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尽管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同意苏力的观点,但是他对问题的态度、对观点的论证过程、特别是他独特的叙述方式,足以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感觉到知识的愉悦。
4、《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
在传统与变革之争中,人们往往以外在的现象为准则判断优劣,而忽视其本质根源。在对西方法律的移植过程中,人们也往往只由于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荣,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本土资源。从而使我们开始彷徨,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结果是“把‘现代法制’看作一个有待于明天实现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视为存在于今天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从而我们面临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实现和现实的不甘妥协之间的两难困境”(赵晓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并非纯粹性的学术著作,而是美国大学法学院的法理学教材,这对我们了解西方法理学、西方的法学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写编排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因此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其意义要比纯粹性学术著作更大,是能启发法学思维的一本好书。
6、《正义论》——罗尔斯
正义论是一部学术内容丰富、思辨难度颇大的著作。它集罗尔斯思想之大成,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条理一贯的体系──即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它不仅反映了西方学术界20年来争论的主要问题,而且深刻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内在矛盾,为读者思考正义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文献。
7、《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本书虽囿于时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西方的法学著作中,可称之为具有独特风格的网络全书,也是西方法学最早的古典名著。孟德斯鸠与其以前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样,他力图从法律以外,从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从社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并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
8《乡土中国》》——费孝通
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确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
9《论犯罪与刑罚》——贝卡利亚
《论犯罪与刑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犯罪与刑罚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也是一部震动了全世界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刻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认的三大刑法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化原则;并且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
10《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梁治平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论文集。作者追随法儒孟德斯,而力图推陈出新,以“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原则,以奠定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基础。这些文章曾经以其锐利之思想、清新之文风而引人瞩目,不但令众多外行一窥法理堂奥,因得以亲近法律,同时也使法律学子领略了法律写作的另一种样式,耳目为之一新。
(岳运生,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律师协会规章制度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联谊会副主席、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法律咨询专家。)
说明:本文出处我忘了,在网上应该很容易搜到,此处擅自转载敬请著作权人谅解
⑨ 公司要求每位员工看完员工手册签字确认,表示你同意公司制度,这里面是否违反劳动法
该工作手册没有违反劳动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9)我要阅读劳动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