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劳动法怀孕28周
① 孕妇28周以后每天休息1个小时这个是《劳动法》中的规定吗
法律法规没有这个规定。如果劳动者不适应原劳动,可以凭医院证明要求单位减轻版劳动量或者安排权其它合适的劳动,当然双方协商一致单位让劳动者每天休息1小时也可以,这属于内部协商范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② 劳动法中规定孕28周工间休息一小时吗
搜一下:劳动法中规定孕28周工间休息一小时吗
③ 孕妇28周以后每天休息1个小时这个是劳动法规定的吗
法律法规没有这个规定。如果劳动者不适应原劳动,可以凭医院证明要求单位减轻内劳动量或容者安排其它合适的劳动,当然双方协商一致单位让劳动者每天休息1小时也可以,这属于内部协商范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④ 劳动法规定怀孕7个月后,一个月有几天产检假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内进行产前容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该规定并未对孕期检查的时间和次数作出规定,只要是正常必要的产检,都应该计入劳动时间。
何为正常必要的检查?不同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制定出了相应的产前检查方案,我国妇女孕前检查的方案为:初查:孕12周之前;复查:12周后每4周一次,28周后每2周一次,36周后每周一次。检查中发现异常应根据医生意见,增加检查次数,按时检查以防止发生意外。
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⑤ 中国劳动法上孕期假
《妇女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 第七条 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第一关于工资:要按照正常劳动工资来算,也就是说当作上班一样的。 第二关于时间:的确没有明确规定是一个小时,三个小时,还是一天。但是个人认为一天还算是合理,因为产检真的很麻烦。但是关于频率你可以参考这个: 孕12周内做第一次产检;测血压.体重,及血常规,肝功能,白带化验.如有合并症的孕妇应请专科医生会诊. 孕13-27周每隔4周检查一次;测宫底,腹围,血压,孕18-24周做B超,了解胎儿有无畸形及发育. 孕28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听胎心,检查胎位,发现胎位异常及时纠正.测血压,了解有无水肿,查尿常规,有无蛋白,每月查血红蛋白,纠正贫血.孕28-32周期间行骨盆测量. 孕36周每周产检;必要时复查B超了解胎儿,胎盘,羊水情况.总之,孕期至少做5次产检.
⑥ 女职工怀孕期间,劳动法有明确规定产检假期时间吗是按
劳动法没有相关规定。其他法律法规有相关规定,以下仅供参考: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版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权“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该规定并未对孕期检查的时间和次数作出规定,只要是正常必要的产检,都应该计入劳动时间。
何为正常必要的检查?不同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制定出了相应的产前检查方案,我国妇女孕前检查的方案为:初查:孕12周之前;复查:12周后每4周一次,28周后每2周一次,36周后每周一次。检查中发现异常应根据医生意见,增加检查次数,按时检查以防止发生意外。
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⑦ 孕妇28周以后每天休息1个小时这个是劳动法规定的吗
劳动法没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有你查看当地自行规定或单位规定。
⑧ 孕妇在劳动法上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见《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中第五、六、七条规定)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哺乳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女职工妊娠不满12周(含)流产的产假为15天; 12周以上16周(含)以内流产的产假为30天;16周以上28周(含)以内流产的产假为42天。怀孕28周以上终止妊娠的享受正常生育产假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
怀孕期:产前检查时间也算作劳动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分娩期:90天(产前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15天(每多生一个加15天)
晚婚晚育夫妻双方中有一方可申请加30天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