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辞职提前一个月是劳动法

辞职提前一个月是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0-12-31 20:22:07

劳动法关于辞职提前一个月申请

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辞职到期以后,就可以直接走了,用人单位应当结清劳动者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以下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有经济补偿:

1、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补偿标准: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但是前提,你提前30天申请的证据有没有,如果没有你要防止单位说没有收到你的申请单,到时候你拿不出提前申请的证明,那就没办法。所以你要把你提前申请的单子领导知悉的时间和签字保留起来。这样你时间到了,完全可以走的。

(1)辞职提前一个月是劳动法扩展阅读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人是员工的,请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应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书,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回原件;

(6)《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❷ 劳动法是否规定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

有的,见劳动法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内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容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❸ 辞职是否要提前一个月提出

是的。

辞职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法》第31条《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了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双方约定的超过30天的提前通知期的规定,则在劳动者通知30天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解除。

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1)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2)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3)辞职提前一个月是劳动法扩展阅读:

辞职的步骤:

(1)第一步写辞职信。这是必须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辞职信和应聘信一样,都应有一定的格式,而一封合格的辞职信一般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离职原因、离职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

(2)第二步和主管详谈。这是离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你的离职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批准和支持,关键还得看这一步。在和主管详谈之前,必须准备好离职的充分理由。

如果你平时的工作表现还不错,或者是公司的骨干力量,那么在谈话中主管很可能会挽留你,而你必须用得体的语言去应对,想方设法表明你的立场,并坚持自己的初衷。切忌不辞而别,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3)第三步交接工作。在和主管谈妥了具体离职意向并征得同意之后,就应该开始着手交接工作。在公司还没找到合适的接替者的时候,你应该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❹ 劳动法上有”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申请”的规定吗

劳动法上是有”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申请”的规定的。
具体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回同法》第三十答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❺ 劳动法有规定必须提前一个月辞职吗

这个抄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的。

第三十一袭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❻ 劳动法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

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无需用人单位同意,30天期满。用人单位即应安排工作交接,结清工资,出具解除合同证明书,并在15日内办理档案、社保转移手续。
劳动者在行使这一权利的时候,一是要避免把“书面通知”写成“辞职申请”,后者是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的请求,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是循《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解除合同;二是要有效送达,要保留送达用人单位证据;三是30天未满,不得擅自离职,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合同,要承担赔偿损失责任,但用人单位可以提前办理解除合同。

❼ 劳动法关于提前一个月申请离职和年假规定

1、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或者个人发展需要专等提出辞职,只要属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2、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3、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❽ 劳动法关于提前一个月和三个月离职的规定

据我所知复,法律并未规定特殊工制种的劳动者辞职需要提前3个月。如果你公司总经理或者你本人认为有这个法律规定,请提供具体的法律名称或者法律条款。

你只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辞职就行,30天后你就可以离职。最后一个月工资单位应当在你离职当天当场结清支付给你,不得延期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❾ 劳动法中有明确规定要提前一个月打辞职报告吗

《劳动合同法》规定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如果没有提前通知就离职,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赔偿损失或者要求支付违约金。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9)辞职提前一个月是劳动法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注会经济法2012考题 发布:2025-10-09 19:40:07 浏览:253
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25条 发布:2025-10-09 19:16:41 浏览:721
新劳动法长期合同 发布:2025-10-09 19:08:09 浏览:898
部队规章制度试题 发布:2025-10-09 18:57:21 浏览:397
功利主义道德观的例子 发布:2025-10-09 18:49:12 浏览:600
立法网络暴力 发布:2025-10-09 18:33:09 浏览:592
宝山法院万 发布:2025-10-09 18:30:46 浏览:705
民法典意愿 发布:2025-10-09 18:24:31 浏览:475
万州司法鉴定中心 发布:2025-10-09 18:20:50 浏览:60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宋光明 发布:2025-10-09 18:19:08 浏览: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