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

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

发布时间: 2021-01-01 01:09:58

1.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加人和诉讼参与人有什么区别

诉讼参加人 既包抄括当事人,还包括诉讼代理人。 诉讼参与人 既包括诉讼参加人,还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 区别: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和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在诉讼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对于诉讼程序的发生、发展或者消灭具有很大影响,与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诉讼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诉讼进程,但是委托代理人对于涉及当事人实体权利的诉讼行为,没有当事人特别授权不能进行,而且同诉讼结果没有利害关系。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参与诉讼只是协助人民法院和当事人查明案件事实或者进行诉讼,虽然为履行参与诉讼的职责也享有某些诉讼权利,承担某些诉讼义务,但是他们的诉讼行为,对于诉讼的发生、发展或者消灭不产生任何影响。

2. 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的概念以及诉讼参加人的概念

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诉讼参与人一是指人民法院意外所有参加的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又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二是仅指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3. 民事诉讼当事人与诉讼参加人,诉讼参与人有什么不同

民事诉讼当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及第三人等。
诉讼参加人是诉讼当版事人及相关的权诉讼代表人。
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表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4. 怎样区分民事诉讼中的人员分别属于哪一类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 规定“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5. 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

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诉讼参与人中的主要诉讼主体与非主要诉讼主体:

根据不同的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权利、义务和同案件事实有无利害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诉讼参与人可以作进一步的划分。当事人属于主要诉讼主体,而证人、鉴定人等则属于非主要诉讼主体。

诉讼参与人共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有权对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侵犯公民合法的诉讼权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为提出控告;有权向司法工作人员了解同必须由自己承担的诉讼义务有关的某些情况。

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翻译人员除外);有义务遵守各项法律的规定,服从侦查人员、审判人员指挥等。

(5)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

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

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

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

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6. 民诉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有哪些和诉讼参与人有哪些

不到庭案子没法审全部必须到庭的
赡养,抚育,扶养义务的被告必须到庭
损害国回家集体利益的未成年的法答定代理人必须到庭
离婚的当事人原则上要到庭 不到庭可以提交书面意见
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原则上要到庭 不到庭法院查清事实可以直接判

7. 民事诉讼参加人与诉讼参与人分别包括哪些

你好。诉讼当事人指原告人、被告人。诉讼参加人既包括当事人,还包括诉讼代理人。
诉讼参与人既包括诉讼参加人,还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8. 民事诉讼当事人与诉讼参加人、诉讼参与人有什么不同

民事诉讼当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及第三人等。
诉讼版参加人是诉讼权当事人及相关的诉讼代表人。
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表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9. 民事诉讼参加人有哪些

当事来人
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源讼法有规定
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第五十七条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10. 民事诉讼中第三人必须参加诉讼吗

民事诉讼第三人是否必须参加诉讼是要看原告是否已经向法院提出申诉。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章第一节第五十六条中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10)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扩展阅读

无独立申请权第三人参加诉讼需满足的条件:

(1)原告已经起诉到法院,且案件已经由法院受理;

(2)由诉讼当事人提出申请追加第三人参加诉讼;民事诉讼法中对由那一方当事人追加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并无明文规定,我认为追加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分如下情况:

A、原告申请追加第三人;

B、被告申请追加第三人;

C、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对于上诉三种情况,原告、被告、第三人申请后,法院应作初步的审查,如果法院认为案件的处理结果与第三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则同意其申请,否则法院可决定不予追加,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当事人滥用该权利,拖延诉讼;或

(3)法院依职权追加第三人。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如发现案件的处理结果与案外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依职权追加第三人参加诉讼。

热点内容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周峰上海 发布:2025-10-09 16:10:50 浏览:818
劳动合同法第一七条 发布:2025-10-09 16:09:11 浏览:566
香港婚姻法的财产分配 发布:2025-10-09 15:58:04 浏览:300
一周一天假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10-09 15:58:01 浏览:471
国际经济法实践课感想 发布:2025-10-09 15:46:48 浏览:247
建立医务制度规章建设 发布:2025-10-09 15:37:20 浏览:588
农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09 15:36:57 浏览:352
如何确定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9 15:36:05 浏览:551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