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第212
很好理解。主要意思是,驳回起诉和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件,再次起诉的,应当受理。不能因为已经驳回起诉或者不予受理了,就永远不再受理了。但是,如果属于不应当予以的受理的案件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 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符合起诉条件且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㈡ 民诉法 第二百一十二条 规定
民诉法第212条规定的是人民检察院决定抗诉的应该制作抗诉书。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
㈢ 民事诉讼法第212条内容是什么
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二条 发生法回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答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释义】
执行程序的开始有两种形式,即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债权人是否申请执行,应当由当事人处分决定,所以执行程序一般只有申请人提出申请以后才开始,就是申请执行。申请执行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要有以给付为内容的执行根据,二是债务人逾期不履行或者气绝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三是在法定的执行时效内提出,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1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申请人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应当按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规定,缴纳申请执行的费用。
在特别情况下不依当事人的申请,而是法院依职权开始,就是移送执行。大致有三类:一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二是民事制裁决定书,三是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
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12条是什么
第二百一十二条 抗诉书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