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我国有那几部诉讼法

我国有那几部诉讼法

发布时间: 2021-01-03 07:13:11

⑴ 93年后的民事诉讼法有哪几部

民事诉讼法(试行)1982年首次施行,经历了2007年、2012年、2017年三次修正,民事诉讼法只有一部

⑵ 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九点。

⑶ 我国诉讼法有几部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同一部吗

有三部,分别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证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其中之一,是关于刑事案件从受理到侦破、审查起诉、审理、裁判等一系列程序性规定。

⑷ 我国的程序法有哪些

我国的程序法都是诉讼法,共有3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内

基本法律全国人容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



(4)我国有那几部诉讼法扩展阅读:

法律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

法律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⑸ 我国有哪些程序法

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实现而制定的诉讼程序的法律,又称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仲裁法》

⑹ 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它体现的精神实质是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和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指明了方向,概括地提出了要求,因此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以我国宪法为根据,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要求,结合其特点而确定的。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法律规定的上述原则,可以概括为当事人平等原则,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2.双方当事人有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的手段,同时,人民法院平等地保障双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3.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条第1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这一规定表明,我国法律对在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赋予他们同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这就是同等原则。也就是说,我国民事诉讼法给予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的,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样的待遇。这种对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既不优待,也不歧视,既不限制他们的诉讼权利,也不增加他们的诉讼义务的态度,符合
三、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根据这一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要多做说服教育和疏导工作,促使双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自愿合法进行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其含义有三:
1.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应当重视调解解决。
2.要求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做
3.法院调解要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进行。
坚持自愿、合法进行调解的原则,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忽视调解的意义,把调解工作看成可有可无;二是滥用调解,久调不决。第一种倾向在审判实践中常有发生,必须坚决克服。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结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的重要形式,但不是惟一的形式,调解无效,应当及时判决。另外,调解一般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对于那些不能调解或不具备调解条件的案件,应当判决结案。
四、辩论原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对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处分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的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即自由支配,对于权利可行使,也可以放弃。
六、检察监督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括动实行法律监督。根据检察监督原则的要求,人民检察院实行监督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1)监督审判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这方面的监督主要采取消极的方式,即它一般不主动调查和追究司法审判中的不法行为。民事经济案件中的原告和被告或者其他人对审判中的不法行为,对审判人员进行控告、检举,人民检察院应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责。
(2)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是否正确合法进行监督。根据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认为有错误,应当提出抗诉,并派员出席再审法庭。
七、支持起诉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支持起诉必须具备三个要件:
1.支持起诉的主体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支持起诉的主体主要是对受害者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如妇联支持受害妇女、共青团支持受害青年、企业事业单位支持本单位受害职工向人民法院起诉,公民个人不能作为支持起诉主体。
2.支持起诉的前提,是法人或者自然人有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违法行为。
3.支持起诉的场合必须是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造成了损害,而又不能、不敢或者不便诉诸法院。如果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已向人民法院起诉,就不需支持起诉。

⑺ 2.我国目前有几部诉讼程序法,分别是哪些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⑻ 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何时颁布,至今为止有过几次修订分别什么时候。修订了哪些方面。

第一部刑诉法是1979年颁布的,只有1996年修订过一次。主要修订内容为:1,明确专的无罪推定的精神属;2,取消了收容审查制度;3,律师介入的时间提前到嫌疑人第一次接受讯问或被采取强制措施;4,取消免予起诉制度。

⑼ 我国共颁布了几部《民事诉讼法》

1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啊,只是不时修必一下。
还有一部《中华民国版民事诉讼法》。

不管如何,都权是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啊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⑽ 我国现行的诉讼法有哪些

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诉讼法有三大诉讼法,即《中华人民共内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容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广义的诉讼法除上述三大诉讼法之外,还包括关于诉讼程序的其他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其他法律法规中关于诉讼程序的规定。

热点内容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
第二章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10-08 17:59:22 浏览:293
在职法律硕士加工资信箱 发布:2025-10-08 17:56:17 浏览:271
我国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有 发布:2025-10-08 17:37:38 浏览:784
上海司法腐败 发布:2025-10-08 17:25:41 浏览:113
司法局部门 发布:2025-10-08 17:21:32 浏览:767
司法局法促科 发布:2025-10-08 16:50:30 浏览:892
不属于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发布:2025-10-08 16:09:19 浏览:65
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人员询问部分 发布:2025-10-08 16:08:36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