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诉讼法同级复议上级复议

诉讼法同级复议上级复议

发布时间: 2021-01-03 10:57:15

『壹』 申请不服行政处罚决定要申请复议或诉讼的途径有

不服行政处罚决定复议、诉讼的途径大致有两类:

1、第一类是不服处罚可以六十日内直接向作出决定的上级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或者三个月内直接向作出决定的同级法院申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第二类是设定了必须先进行行政复议后才能进行行政诉讼的行政程序,不过较少,另外这样的规定时间和上述基本一致。

(1)诉讼法同级复议上级复议扩展阅读:

行政复议一般是60天,一般向处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具体以实际为准。行政诉讼一般是3个月,向同级人民法院起诉,具体以实际为准。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基本制度包括一级复议制度、合议制度、书面审查制度、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行政复议基本原则是独立复议原则,独立复议原则是通过《行政复议法》第三条所确立的原则,指复议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合法原则是通过《行政复议法》第四条所确立的原则。合法是指要求复议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的不同情况,依法作出不同的复议决定。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贰』 同级复议的概念

同级复议是指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内级机关申请容行政复议,或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可以是同级行政主体也可以是上级行政主体。

《行政复议法》
第十二条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三条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四条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叁』 民诉法同级复议的适用情形

你好 本人刚学民诉法的哈,一起交流交流~第四十七条 回避决定的复议情形肯定是的,就是检察院在抗诉时,人民法院做的再审以及当事人在有新的证据时申请重审时算不算复议呢?我不知道哈,你觉得呢?

『肆』 行政复议的问题,请求帮助

  1. 在现实中,向行政机关的上级部门提出行政复议比较容易操作,行政机关一版般都有负责受理的专权门机构或者人员,而且他们对业务比较专业和熟悉。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向同级的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也是可以的,但是实际操作可能没那么方便,有的的地方政府可能没有设立专门受理行政复议的机构或者人员,有的是交由信访部门受理的,处理起来没有行政部门那样驾轻就熟。

  2. 行政复议不可以同时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部门和同级的人民政府提出,如果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部门受理后,又向同级的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应当去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部门撤回行政复议。否则,如果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部门与同级的人民政府在互不知情下作出不同的复议结果,就后产生冲突和矛盾,您自己也将由于造成很大麻烦。

『伍』 在刑事诉讼中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复议的有哪些,向同级人民法院复议的有哪些

刑诉法305条对强制医疗程序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陆』 行政处罚决定书是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和同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吗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收诉

『柒』 行政机关向谁申请复议

行政复议不同于行政诉讼,不找法院。一般是找复议对象的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机关

『捌』 行政复议地点的选择地原则是什么行政复议该找谁是同级行政主体还是上级行政主体

行政复议地点的选择地原则是向作出行政处罚地的行政机构提起复议。复议机关可以是同级行政主体也可以是上级行政主体。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反映行政复议的本质和基本特点,必须在行政复议活动全过程加以贯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可以用来解释行政复议条文的具体含义,而且在行政复议法对某些具体问题缺乏明确规定时,可以依据基本原则体现的精神来加以处理和解决。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有:
(1)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必须严格地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职责权限,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行政相对人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和裁决。合法包括三项内容:①主体必须是有法定复议权限的行政机关;②复议过程要依法定程序进行;③复议决定适用法律正确。
(2)公正原因
公正原则包括公平和正确两个方面。公平要求复议机关的行使复议权时应公平地用一个标准对待双方当事人,不能有所偏袒。正确,则要求复议机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都要正确,不主观臆断、不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3)公开原则
公开原则是指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应充分透明,不搞暗箱操作。除涉及到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整个过程应当向行政复议申请人和社会公开。
(4)及时原则
及时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尽快完成复议案件的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决定。这一原则是对复议机关工作效率的要求。
(5)便民原则
便民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程序中应当尽可能为行政复议当事人,尤其是为申请人提供必要的便利,从而确保实现行政复议的合法、正当的目的。尽量减少申请人在人力物力上的耗费,减轻申请人的负担。
(6)有错必纠原则
有错必纠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不论是违法还是不当,也不论申请人有否请求,只要有错误一概予以纠正。这是行政复议不同于行政诉讼的重要之处。
(7)保障法律、法规实施原则
行政复议不同于行政诉讼,其目的不仅在于解决行政争议,更主要的目的是在于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
(8)司法最终原则
司法最终原则又称救济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一般不是最终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复议当事人对该决定不服的,除少数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有终局裁决权的以外,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作出终审裁决才是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局决定。

热点内容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
第二章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10-08 17:59:22 浏览:293
在职法律硕士加工资信箱 发布:2025-10-08 17:56:17 浏览:271
我国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有 发布:2025-10-08 17:37:38 浏览:784
上海司法腐败 发布:2025-10-08 17:25:41 浏览:113
司法局部门 发布:2025-10-08 17:21:32 浏览:767
司法局法促科 发布:2025-10-08 16:50:30 浏览:892
不属于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发布:2025-10-08 16:09:19 浏览:65
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人员询问部分 发布:2025-10-08 16:08:36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