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劳动法员工处罚
『壹』 2019劳动法社保的规定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不是从明年开始,《社保法》和《劳动法》早有规定,企业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保。
只不过是明年对公司缴纳社保换了缴费单位,由税务代收,管理更严格了。
『贰』 2019劳动法新规定事业改企取消编制有赔吗
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开始了好些年,逐步进行到今天,方向基本已经确定,分为三类改革,打破政事关系错乱,体制僵化等问题,有数据统计称,我国目前有3000多万在职事业单位职工,900多万退休职工,总共有超过4000万人,可以说,改革涉及面非常的广,涉及人群也是众多。
在这次的事业单位改革中,很多人的工作生活会受到变化,有些人会调动工作岗位,有的人会失去事业单位编制,有的人甚至会失去工作,例如此前河北针对高速公路收费站进行改革,很多职工下岗。事业单位改革的三类中,有一类是要转为企业的,就是生产经营类企业,在2020年底,要完全改制为企业,职工也要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改为按照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管理,那么针对这部分单位中的职工,能否得到赔偿呢?
具体的赔偿细则,是分为三类群体来进行的。
1、第一类:在职职工被取消事业编制人员的养老补助
对于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改为签订劳动合同管理的职工,会得到一次性的养老补助,毕竟有编制和没有编制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养老问题,而很多人当年选择进事业单位工作也是因为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比较好,补贴的数额计算为:转企改制前本人按国家规定计发的月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军队)工作年限×0.5%×120个月。
这也算是不错了,失去事业编制之后,还能得到一定限额的补偿。
2、第二类:离退休人员的待遇
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变为企业后,涉及到的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按照意见稿的规定执行原有的办法。内退人员内退期间的退休工资和待遇,按照国家和各省的政策规定,由转制后的单位继续负责;法定退休人员则继续按照原定的标准执行,同时,内退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办理退休手续之后,则其退休待遇纳入社会保险统筹范围。
3、第三类:解聘人员
在事业单位改为企业过程中,并不是所有职工都能顺利转为劳动合同管理,有一部分无法适应新管理标准和体制的职工必然会遭遇解雇,也可以按照标准拿到补偿。
职工工作满一年的,可获得1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作为赔偿,工作满6个月不满1年也可以获得一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作为赔偿。这里的月平均工资是指被解聘人员上年应得的月平均工资。
月平均工资高于本市同期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月平均工资低于本人同期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以及国家和本市规定的福利、补贴之和的,按被解聘人员同期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以及国家和本市规定的福利、补贴之和的标准计算。
『叁』 2019年国家劳动法对于社保欠交少交补交是怎样规定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1、个人因换工作的原因中间断交社保内,如果是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职容工未缴纳社保,用人单位应为职工办理补缴业务;而如果是由于个人原因造成断缴,那么就无法补缴。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公司原因导致员工的社保出现漏缴,断缴问题的,那么你就可以要求公司单位进行补缴。如果是个人辞职等个人原因导致个人社保断交的,是不可以补交的。
『肆』 2019新劳动法辞退赔偿
根据《来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自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伍』 2019年工厂劳动法底薪多少
一、计算方式:
1、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2、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3、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4、证明加班时间方面的证据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审批单、加班通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加班时所做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记录、电子邮件等。
二、《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5)2019年劳动法员工处罚扩展阅读:
正常工作时间,是指用人单位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所确定的工作时间。正常劳动,是指员工按照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对于正常工作时间的概念人大、国务院、劳动部及地方政府都颁布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定,主要有人大的《劳动法》(1995年1月1日施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5月1日施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1997年5月1日以前,企业既可以施行每周40小时的工时制度也可以施行每周44小时的工时制度,并以每周40或44小时为基础计算加班加点时间。
1997年5月1日以后,一律应以每周40小时为基础计算;《深圳经济特区劳务工条例》(2004年6月25日修改):劳务工每日正常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依据以上法律规定,“正常工作时间”应以每日正常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为准。
在该标准时间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就是标准工资,标准工资是计算加班工资的基础,超出标准工作时间之外提供的劳动都属于加班工资。
标准工资不包括下列各项:
(一)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劳动报酬,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年底双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结算的业务提成等;
(二)无确定支付周期的劳动报酬,如一次性的奖金、津贴、补贴等;
『陆』 2019年新劳动法辞退补偿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内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容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柒』 2019年国家劳动法规定职工周和月工作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回超过八小时、答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捌』 2019年1月1日劳动法新规劳动监察局什么情况罚款
现在都2020年了,情况下罚款可以看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20年5月1日后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出台,这个条例对企业的处罚力度较大,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