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条文对照表

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条文对照表

发布时间: 2021-01-06 03:59:53

Ⅰ 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近一次修改是什么时候年月日……谢谢

今年8月31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同日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Ⅱ 民事诉讼法司法全文哪一年是最新的

2017年6月27日最近一次抄修改袭后重新公布的《民事诉讼法》为最新版。现行《民事诉讼法》由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1年4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四号颁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现行《民事诉讼法》历次修改为: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Ⅲ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于执行有哪些新规定

修改后的复民事诉讼法对于制执行的新规定 新《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内容作了以下几方面修改,也是对《民事诉讼法》内容进行最重大修改的一编。

首先,新法强化了以下执行措施:
1、执行员在发出执行通知的同时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被执行人拒不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状况的,可以罚款或者拘留;
3、增加了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征信系统记录、媒体曝光等措施;
4、提高了罚款金额:个人由1千以下提高到1万以下,单位1千以上3万以下提高到1万以上30万以下;
5、对拒不履行协助义务单位的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增加了拘留措施。

其次,强化了当事人的以下权利:
1、当事人认为执行行为违法可以提出异议并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请复议;
2、执行法院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当事人有权向上级法院申请变更执行法院;
3、案外人提出异议,对法院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或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4、债权人可以选择一审法院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
5、将申请执行期限改为2年期间,并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扩大拘留适用的对象,提高罚款数额等等

Ⅳ 根据2012年8月经修改后颁发的《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下列选项中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包

五十八条的规定是:“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故,应选ABC,因D是单位,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是推荐的公民,故不包括D。

Ⅳ 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意义是什么

一、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申诉难问题:

1、再审事由从5项具体化为13项

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项可以申请再审的事由,现在把这5项具体化为13项再加一款,使事项更加具体化了,老百姓更加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起申诉。

2、申请再审应向上级法院提出

把原审法院判错了的案子再交给原审法院来审查、纠错,显然会使当事人对其行为的公正性提出质疑。有鉴于此,这次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申请再审只能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这样既可以避免多头申诉、重复申诉,又可以保障人民法院能够公平地审理案件。

3、明确规定接受抗诉法院再审期限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由于规定了这个审查期间,就避免了现在存在的当事人反复申诉,很多申诉石沉大海的情况。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申诉必须在三个月内给当事人一个答复,是否进入再审程序。

4、检察院抗诉民事案件法院必须在30日内再审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则把原来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的检察院可以提请抗诉的4项情形具体划分为13项,加上另外一款规定。同时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收到检察院的抗诉书之日起30日内必须裁定再审。从而有效避免检察院虽然提起抗诉,但是由于没有期间的规定,抗诉进入再审程序时间会拖得比较长的情况发生。

二、在执行程序方面,这次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从以下几方面解决执行难问题:

5、增加了立即执行制度

根据修改前的民诉法规定,执行人员只有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后方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否则属于违法行为。这一条存在重大的纰漏,有的被执行人接到执行通知以后,就转移隐匿财产,执行通知书反而成为“转移隐匿财产通知书”,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扰乱了社会秩序。有鉴如此,新的民事诉讼法第216条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就有效避免了上述恶性行为的发生。

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新增了“立即执行”的制度。即“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执行措施”。也就是说不一定非要先通知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可能的可以不经通知直接采取执行措施。解决了实践中,发出执行通知以后,有的被执行人接到通知以就转移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问题。

6、增加财产报告制度

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财产报告制度。尽管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的地方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限期申报财产通知书”,但因为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这一制度,经常有一些有财产的“老赖”对其置之不理,故意拖延不履行,严重影响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如果他提供虚假报告或者拒绝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和拘留,保证了执行。

7、加大了执行威慑机制

修改前的民诉法中,尽管规定了一定的处罚措施,但是由于可操作性差,处罚措施又少,发挥不了很大的震慑作用。有些被执行人善于钻法律的漏洞,在债务不履行的情况下,照旧进行高消费、投资,贷款而没受到多大的惩罚,给执行工作带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次新诉讼法填补了这项漏洞,建立了联动机制,在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单位限制被执行人出境,人们法院也可以在征信系统记录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人的信息。通过这三方面的措施,形成社会上的监督来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8、提高了对不履行判决、裁定的罚款数额

以前被执行人或协助执行人之所以有恃无恐地拖延执行甚至拒绝执行,从很大程度上和执行的处罚力度过小有关,过小的处罚力度对于他们来说构不成多大的威胁,比如修改前的民诉法规定,协助执行单位拒不协助的最高处罚数额3万,这对于有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单位算不了什么,所以他们可以宁愿挨罚,也不协助。新的民诉法提高了处罚数额,规定对个人的罚款数额最高可达1万,对单位的罚款数额最高可达三十万元。最高罚款数额是原来的十倍,对于那些人来说,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可以有效遏制一些拒不履行者。

9、增加规定了执行异议

针对执行过程中有的执行人员执法不严格、行为不规范的情况,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规定了执行异议。也就是说,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如果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促使人民法院尽早地督促执行。

10、超过6个月不执行,当事人可申请更换执行法院

针对一些执行案件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干扰,长期得不到执行的情况,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由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11、延长了申请执行的期间

原来民诉法规定,申请执行期间,如果双方是法人的,规定是半年,涉及到个人的,执行期间是一年,执行期间很短。这样使得被执行人存在侥幸,只要拖过这个期间,财产就不被执行。我们这次延长了执行期间,《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而且申请执行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三、删除了第十九章的企业破产清算程序

除了对申诉和执行的修改,重大的修改就是删除了第十九章的企业破产清算程序。08年4月1日后的企业破产清算案件只需要适用《企业破产法》,不再适用《民事诉讼法》。

Ⅵ 谈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修订条文的几点看法

这次修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认真研究代表议案版和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权基础上,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进行的修改完善。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完善了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机制,对充分发挥调解作用,尽量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具有现实意义;完善了起诉和受理程序及当事人举证制度,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对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将发挥重要作用;完善了简易程序,增设了小额诉讼制度,对提高审判效率、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了法律监督,增加了监督方式,扩大了监督范围;进一步完善了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这些修改对于更好地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Ⅶ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以前的判决书再审时限的影响

显然是从去年一月份开始算起,如果期间跨了年份还有可能出现疑惑,需要参考最高院相关的司法解释,但此处显然没有问题啊~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

Ⅷ 2007年修订了民事诉讼法,那之前的还有法律效力

说的简抄单一点,所谓修订,其实袭就是对以前的法条进行增加、删除。增加的部分当然有适用效力;而删除的部分就意味着丧失效力。另,一、《民诉法》2012修订草案正在不断妥协中,您不用去关注2007年的法条了。二、《民诉法》作为一部程序法,在适用上与实体法有一点不同,比如:所谓“溯及力”是指:法条(实体法法条)生效以后,对于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而程序法基本不存在溯及既往的问题,比如,新《刑诉法》2013年1月1日起施行,那么在此前就只适用96年修订的刑诉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另,还有回答者认为“我国法律原则明确禁止法溯及既往”是错误的,我国刑法就明确规定“从旧兼从轻”原则,即: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规定不为犯罪或者处罚较轻的,则适用新法。可见,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溯及既往的。

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修订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发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修订时间:1991年4月9日
施行时间:1991年4月9日

Ⅹ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是否有公益诉讼条款,请列举具体的法律条文。

《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版为,符合下列条件权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热点内容
法院人带走 发布:2025-10-08 08:05:37 浏览:407
罗翔将刑法 发布:2025-10-08 07:53:06 浏览:404
道德领域的教育 发布:2025-10-08 07:31:16 浏览:935
签署台湾立法 发布:2025-10-08 07:30:32 浏览:366
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8 07:04:47 浏览:170
合同法保险合同 发布:2025-10-08 06:50:08 浏览:29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第六十五条 发布:2025-10-08 06:48:31 浏览:436
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是 发布:2025-10-08 06:42:46 浏览:615
中土公司法律部李 发布:2025-10-08 06:22:44 浏览:359
法院受案标准 发布:2025-10-08 06:02:43 浏览: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