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被告人供述没有

刑事诉讼法被告人供述没有

发布时间: 2021-01-07 08:48:55

①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什么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内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容,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② 刑事案件有人指认证据但没有物品证据可以刑事拘留吗

作案工具属于证据中的物证,但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与其它证据形成共专同的证据属链,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刑事诉讼中,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③ 没有被告人的口供,可以定罪量刑吗

证据充分就可以认定有罪和处以刑罚。

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版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权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④ 只有一个证人证言,没有被告人口供,能否定罪

这种情况是不能定罪的。
《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人证言是证据之一种,是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法院或侦查机关所作的陈述。理论上来说,既然肯定了证人证言的证据能力,那么其就应有与其他种类证据相同的效力——在被查实后可以作为定罪根据。但是应当认识到,证人证言因其是对客观情况的一种陈述,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主观性,并且,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鉴于尚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但考虑到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一般要高于民事和行政诉讼,依举轻以明重之原则在此稍作援引)的规定来看,不同形式的证据,其证明力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得不质疑。 再者,被告人供述也是证据之一种,客观而言,在被告人供述与证人证言间,被告人供述的证明力应高于证人证言,但《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仅凭被告人供述尚不能定罪,单凭证人证言就可定罪? 相关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二)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五)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第七十八条 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六十三条 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力一般可以按照下列情形分别认定:
(一)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二)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四)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五)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
(六)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七)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八)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九)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⑤ 只有犯罪嫌疑人的口述认罪,没有其他证据可以定罪吗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六十七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回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答、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收集物证、书证违反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在侦查阶段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依据。
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要求公安机关进行说明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并向人民检察院作出书面说明。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为此,只有犯罪嫌疑人供述是不能作为证据,也不能定罪。

⑥ 犯罪嫌疑人没有口供. 能判刑吗

公安局仅凭当事人口供,不可以定罪,还要结合其他证据才能定罪。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七条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第五十六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辨认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6)刑事诉讼法被告人供述没有扩展阅读

即便是对口供双重属性的认识,也多是停留在理论上,在此不妨将实践中常见口供形态予以列举,探究其证据效力。

1、孤立的口供,未经查证和查证不实的口供当然不具有证据效力,这已由立法所确定,不必赘述。

2、关于查证属实的口供的证据效力。依法获取的口供一经查证属实,当然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但是应当看到,对口供的查证过程,同样是一个收集其他证据,审查判断所收集的证据的过程,审查口供的真实性必须有足够的其他证据,口供作为一种对案件事实有直接证明作用的证据,根据逻辑规则,其自身在不能证明自身真实性时,亦即丧失了独立证明案件事实的可能性。

3、非法获取的口供,虽经查证属实,也不应承认其证据效力。

⑦ 刑事诉讼法中对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该怎么办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内不能认定容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因此,只要有充分的证据,就可以量刑处理。

⑧ 第四十六条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是的,法条的意思很明确,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内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因容此如果只有甲的供述,但没有其他任何证据,比如一些证物或者证言,则不能只凭甲的供述就认定其有罪。必须根据甲的供述核实案件情况,找寻相关证据以佐证其供述,才可定罪。

⑨ 刑事诉讼没有旁证,怎么办。只有当事人的口供可以吗

我国刑事诉来讼要求定罪量刑源的证据确实、充分,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不能认定为有罪,其他当事人的口供确实、充分的,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⑩ 光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能否认定构成犯罪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针对两被告人抢劫大货车的事实,公诉机关仅出示了两被告人的供述,未出示其它证据,两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均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未提出异议,并认为两被告人抢劫大货车司机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 【审理】 法院认为,被告人赵军、宋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威胁方法抢劫他人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抢劫罪罪名成立。二被告人虽已着手实施抢劫,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致使抢劫未得逞,属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处罚。本案二被告人属共同犯罪。公诉机关指控二被告人抢劫大货车的事实,因仅有被告人的供述及同案犯的供述材料证实,没有其它相关证据材料印证,证据欠扎实充分,不予认定。被告人宋影在作案时,尚未年满十八周岁,属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依法减轻处罚。 法院最终以二被告人犯抢劫罪,判处被告人赵军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三千元;判处被告人宋影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二千元。 【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就公诉机关指控二被告人抢劫大货车的犯罪事实,仅有被告人的供述及同案犯的供述材料证实,没有其它相关证据材料印证,能否认定为犯罪事实的问题,有二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公诉机关指控二被告人抢劫大货车的犯罪事实,可以认定。本案在审理过程中,两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抢劫大货车的犯罪事实并无异议,两被告人的辩护人、法定代理人也都认为两被告人抢劫大货车司机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同时,同案犯供述抢劫大货车的犯罪事实相对于被告人而言,不再是被告人供述,而成为证人证言,可认定为指证该犯罪事实的证人证言。在此种情况下,虽没有其它相关证据材料印证,但被告人供述和同案犯的供述能够相互佐证,也可认定抢劫大货车的犯罪事实。 第二种意见认为,公诉机关指控二被告人抢劫大货车的犯罪事实,没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印证,证据欠确实充分,不能认定。两被告人虽对公诉机关指控抢劫大货车司机的犯罪事实无异议,但证实该犯罪事实也仅有被告人自己的供述和同案犯的供述,但同案犯的供述不能作为案件的证人证言,因其供述存在指名问供或串供的可能性,不论其证实的是自己的还是其他同案犯有罪,都仅仅只能认定为被告人供述,这种情况下,相当于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证实。所以应当认为公诉机关指控二被告人抢劫大货车的犯罪事实,不予采信。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 【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并提出了证据要“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反映了法律对口供慎之又慎的态度。上述运用证据的原则和证明标准,都要求我们要对口供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其证据效力进行合理的判断。从立法上分析,这条立法的意愿是为了防止执法人员一味的追求被告人的供述,而不去查找其他证据致使刑讯逼供的泛滥,造成冤假错案。该条规定的后果是对口供施加了证据证明力的限制。 我们知道,口供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己的行为最清楚,可能是案件最真实、最全面、最具体的证据材料;另一方面,由于案件的处理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责有直接利害关系,出于各种动机,他们会作出虚假的供述和辩解或虚假的检举揭发。一方面是证据的一种,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另一方面又具有辩护的性质,是诉讼权利的行使。因此,口供的真实成份与虚假成份并存,有时也可能全部是虚假的成份。口供自身的这种特点,也要求我们对其从形成过程、内容、动机和与案内其他证据的关联程序来查证。 一、同案各被告人的供述性质上不属于证人证言 所谓被告人供述,指被告人承认犯有某种罪行向司法机关所作的交待。所谓证人证言,是指独立于犯罪行为之外第三者就其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有关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被告人供述和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所规定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证据,不应将二者混淆。二者的根本区别点在于:被告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而其陈述常具有某种虚假性;而证人是案件的“局外人”,一般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而其一般能客观公正地陈述案情。 共犯共同被告人就被指控的犯罪所进行的供述,是被告人供述,不是证人证言。这是因为,从其参与诉讼的身份来看,他是以被告人的身份参与的,而不是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从诉讼的结果来看,他与诉讼的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有可能因其陈述受到刑事处罚。因此,由于共犯共同被告人所作的供述,只能是被告人供述,而不能是证人证言。 二、同案各被告人的供述不能互为证据 在处理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案件能否凭各被告人的口供定罪问题时,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是对《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只有被告人的供述”如何理解的问题。“只有被告人的供述不能定罪”是指只有一个被告人的供述不能定罪,还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告人的供述也不能定罪,现有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笔者认为,同案被告人陈述同一共同犯罪事实的口供,不能互为证人证言。 首先,共同犯罪案件中,在没有任何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况下,被告人的供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无法确定的,共犯互证的一致虽使口供朝着真实可靠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只凭互证,其真实可靠性仍然不是十分确定的。互证的一致性并不等于口供的真实性。以口供证实口供,无异于以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上证明另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其结论将依旧可能是不确定的。 其次,各被告人在主观上有共同故意,客观上有共同行为,他们对同一共同犯罪事实的陈述通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中有他”,相互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案被告人均是该共同犯罪案件的当事人,都与其所作陈述的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各被告人的供述陈述不能互为证人证言。 本案中被告人的供述和同案人的供述都仅仅只能认定被告人的的供述,即被告人自己对犯罪事实认可。而被告人对事实的认可,并不能免除公诉人的证明举证责任。本案除了有被告人的供述外,还应有其他相关证据,如被害人的陈述、现场物证,及其他证人的证言等,以上证据相互佐证才能认定该犯罪事实,从而对被告人定罪。在没有其他证据佐证的情况下,只有被告人供述,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不能认定该犯罪事实。所以在本案中,公诉机关指控二被告人抢劫大货车的犯罪事实,仅有被告人口供和同案被告人的口供,没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从而不能认定该犯罪事实。

热点内容
2021年婚姻法作废吗 发布:2025-10-07 23:50:25 浏览:672
深圳立法禁食狗肉回应 发布:2025-10-07 23:21:51 浏览:739
打气筒刑法 发布:2025-10-07 23:20:47 浏览:795
法官作风不检点 发布:2025-10-07 22:57:30 浏览:164
行政法学体系包括 发布:2025-10-07 22:52:04 浏览:913
电影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07 22:14:43 浏览:882
职业道德观论文 发布:2025-10-07 22:09:27 浏览:292
司法拍卖重庆 发布:2025-10-07 21:55:24 浏览:563
偷盖公司公章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7 21:54:16 浏览:428
道德评议会记录 发布:2025-10-07 21:43:20 浏览: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