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被申请人申请解除保全民事诉讼法

被申请人申请解除保全民事诉讼法

发布时间: 2024-11-11 14:55:11

1. 解除保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解除保全的法律依据是我国颁布的《民事诉讼法》。我国相关的法律中对于解除保全的情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申请解除保全,不符合条件的法院有权进行驳回处理。

一、解除保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解除保全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在诉讼过程中,如果被告有转移财产的可能的,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同样的,在满足相应的条件的情况下当初申请进行保全的当事人也可以依法对解除保全提出申请,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可能会造成的损失。

二、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保全?

1.财产保全的原因和条件不存在或者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被申请人已主动将申请人请求的标的物提交人民法院保管;又如,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被申请人自行履行了义务;再如,申请人向人民法院声明放弃请求权。

2.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如果被申请人提供了担保,人民法院认为此担保可以满足申请人一方的权利请求,应当解除对被申请人财产的保全措施。

3.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的。诉前保全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人民法院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后,申请人应抓紧时机与被申请人解决民事纠纷,不能解决的,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撤销保全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解除财产保全,以免被申请人因保全时间过长而扩大经济损失。

受诉人民法院院长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发现采取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措施确有错误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立即纠正。因申请错误造成被申请人损失的,由申请人予以赔偿;因人民法院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错误造成损失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赔偿。

解除保全的法律依据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并且针对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由申请解除保全带来的后果都需要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对可能造成的损失做好承担的准备。但是如果不满足申请解除保全的资格的,法院也是不会受理的。

2. 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申请解除保全,法院予以准许,依据的是哪条法律法规

如果是申请人申请解除,那么基于法理原理就可以得出该结论。因为有申请权,内那么必然会赋予相容应的解除权,申请人意思自治。

如果是被申请人申请解除,则有三点:
①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许诉前财产保全后,申请人不在法定期限30日内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②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许财产保全后,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司法实践中,如果人民法院裁定诉前保全后,基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和解,申请人可以申请撤销保全,或申请保全的原因已不存在,人民法院均可解除

热点内容
法院调查取证时间 发布:2025-08-25 18:45:09 浏览:723
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发布:2025-08-25 18:27:38 浏览:523
法院会计工作 发布:2025-08-25 18:22:54 浏览:300
20年经济法教材 发布:2025-08-25 18:21:24 浏览:746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发布:2025-08-25 18:11:51 浏览:995
中国道德状况 发布:2025-08-25 18:11:40 浏览:890
法治的logo 发布:2025-08-25 18:04:58 浏览:19
李惠律师 发布:2025-08-25 17:58:04 浏览:44
化妆品生产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25 17:53:30 浏览:767
合同法387条 发布:2025-08-25 17:46:09 浏览: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