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诉讼法怎么记忆

诉讼法怎么记忆

发布时间: 2021-01-09 05:44:35

㈠ 法考诉讼法怎么 复习

民法建议你买王利明的《民法》教程第五版。还有一本《民法通则》。《民法通则》可以当大纲来看,具体内容再参考《民法》教程。重点一般要放在总论和债权篇。关于担保物权部分是相对比较难的部分,如果你备考时间足够,还可以买一本人大出版的《民法案例分析》,以帮助你理解概念和熟悉考试中案例题的答题方法。不要死记硬背,理解大体意思就行,否则很费时间。这是我去年考民法的方式,已经通过。希望对你有帮助。祝考试成功。

㈡ 民事诉讼法怎么复习

如果是什么考试
需要熟悉法律条文
可能出现选择填空
简答
熟悉程序,就是课本,也离不开法律条文
课本与法条相结合复习

司法考试民诉和刑诉怎么复习,只背指南针的法条行吗诉讼法就是只是程序背熟前面的理论看看是不是就OK

哎··太多的来考生都在问什么源书?听哪个辅导班的视频?背谁谁的讲义?然后费尽心思地去买或者跪求。
我觉得司考不是考你看了多少本书,记了多少知识,关键是能够做对多少题。
说到这两个诉讼法,包括行政诉讼法。应该选一种比较简单的教材,三大本略有些琐碎复杂,然后就做题,做题,做题。
在做题中发现错误,在做题中弥补不足,在做题中就把重点法条都搞定,通过做题记住的法条,印象深刻,并且能避免很多我们理解中的歧义。
反过来,照你说的在那狂背法条,就算能够倒背如流,可能我们对法条本身的理解却存在错误,而且未必能够做对题,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 诉讼法的确不需研究理论,最后一卷考的主观题,三大诉讼法从来都只出案例,理论问题通常会在宪法、法理、民法、刑法这几科出。比如我08年考过,当年最后一卷 宪政出了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刑法在最后一题 论述“罪刑法定原则”
我司考考了450分,从来没有买过叫做重点法条的任何书,当然个人方法不同,这里只是一个老大姐 给的善意提醒

㈣ 在民事诉讼法中,期间一般都有什么规律可以加以推理和记忆的

没啥规律,就靠记复 蛮好制记的。
关于双修日属于国家规定的节假日问题.国家法定节假日没双休日,但是以我深厚的诉讼法功底,大概猜出你问这话的意思.是不是对于双修能否算进期间有问题?
是的话,我的回答这是要分情况看:普通情况下,双休日是计算进期间内的.比如:判决的上诉时间15天,裁定的上诉期间为10天.被采取民事强制措施的话.拘留15天,那么双休日算在期间内. 但是也有时不算进期间内. 比如说开庭前三日以内送达诉讼文书.如果中间隔了双休日的,双休日不算进去.

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08条记忆款规定

你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版。
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权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可以登录法律图书馆网站具体查询
希望可以帮到您

㈥ 复习时间不够 如何复习民事诉讼法

1、并不是单纯的记忆抄,内容太多了,请按照逻辑顺序,比如管辖、立案、一审、二审等,找一个适合你的逻辑,然后记忆。思考中民诉刑诉都是有案例分析的,单纯的记忆不仅任务量大,并且不适合考试。 2、有本法条是对的,结合真题。这部分内容不难,关键在于准确的记忆。请参考,另外民诉跟行政诉讼有相似处,通常是三门一起记忆的。当然根据个人特点很重要。我不擅长背书,但已然通过考试的原因就在于逻辑记忆,祝你有个好结果。

㈦ 刑诉法怎么复习

刑诉法无疑是最难之一,知识点难记,几乎没有规律,题目常挖坑,套路内非常多。但建议大容家在前期以真心应对套路,踏实地遍阅教材,认真做笔记,每一章结束后先做相应真题,仍是从根源开始,像树木一样引申出各个记忆点,确保不记混。前期走捷径会害自己。

㈧ 如何巧妙记忆司法考试法律条文

如何巧妙记忆司法考试法律条文,司法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大量的法律条文。司法考试法律条文之多、部门法之多,都是其他考试无法比拟的。在历年准备司法考试的过程中,不少同学都花了不少时间死记硬背法律条文,甚至在七、八月份的校园里出现了晨读法律条文的怪现象。其实,许多同学都误解了司法考试考查法律条文的真正意义,法律条文是用来断案的标准,而不是记忆的对象。即使司法考试客观上直接考察了大量的法律条文,也应该采取更合理的方法来对付它,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司法考试所涉及的法律条文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理解型的和记忆性的。

理解型的条文基本上是不需要记忆的,凭我们对法理的基本把握和部门法的具体制度的理解完全可以掌握,不需要额外花时间记忆,这些条文主要分布在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里。

记忆性的条文基本不需要理解,但需要记住法律条文的内容,这些条文主要分布在宪法、经济法、诉讼法等部门法里。

对付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法律条文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理解型的法律条文,只要理解到位基本上可以应付了。关键是对付记忆型的条文,需要有一些技巧。以下介绍一些记忆法条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一、对比法

对比法即是把内容相关、易混淆的法律条文结合起来记忆。这种方法可以对付那些知识点本身很简单,但内容杂乱的法律条文。

二、流程法

流程法即是把法条中涉及的关于一系列法律程序做成流程图,看起来一清二楚,不容易忘记。这种方法可以把多个法律条文联系起来,可以节约大量工作量。以下试举一例说明;

三、关联法

关联法即是把多个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而这些知识点本身在法律里是分散的、无规律的,用这种方法可以理清许多杂乱无章的知识点,但是制作起也得花一定时间。

以上分析,综合了《刑法》金融犯罪一章的关于金融票证的相关罪名,在逻辑上理清了类似罪名之间的关系。

㈨ 如何记忆法律上的时间 诉讼

将涉及到时间的法条,列出来,然后将他们制成表格,这样的话,就便于记忆了,之前我们复习考试的时候都是这么干的,觉得还是不错的方法,但是之前总结的表格弄不见了,所以也不能发给你~不过你可以自己总结,弄一个,这样的话,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可以顺便记忆一下,印象就深刻了。
重要的时间有:
一、诉讼到法院开庭需要多久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也有长有短,但通常程序是: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

立案之日起5日内,法院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必须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答辩的不影响审理。

开庭前,会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
这期间,如果对方申请延期审理,或法院认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等,都会影响最终开庭的间。

二、从开庭到判定结束需要多久

法条规定: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一审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话3个月。

三、先于执行

如果您现在生活困难,靠自己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可以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以应付燃眉之急。

先予执行,是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活、生产经营的急需,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义务的制度

热点内容
公司法律事务现状 发布:2025-10-07 13:58:59 浏览:176
财经法规第二章章节练习题 发布:2025-10-07 13:56:14 浏览:762
人大法律硕士与中政难度比较 发布:2025-10-07 13:36:47 浏览:38
按劳动法搬厂要赔钱吗 发布:2025-10-07 13:08:14 浏览:493
法律服务所人员管理制度 发布:2025-10-07 12:57:13 浏览:217
抱卷人法院 发布:2025-10-07 12:51:09 浏览:513
经办人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7 12:47:05 浏览:6
法律责任豁免函 发布:2025-10-07 12:46:00 浏览:150
民事诉讼法第71条 发布:2025-10-07 12:22:14 浏览:275
东城区法院地铁站 发布:2025-10-07 12:04:14 浏览: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