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不适用劳动法的人员范围

不适用劳动法的人员范围

发布时间: 2021-01-10 09:40:04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明确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之间也应订立劳动合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1、“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在这之前,国家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合作或合伙律师事务所等这类新的单位类型与其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规范缺乏法律规定。新的劳动合同法对此类新的单位类型的用工问题进行了规范。2、“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目前,除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之外,事业单位中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由于行政管理部门权限划分的原因,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不利于保护这部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认可了聘用合同的劳动合同属质,因而聘用关系即劳动关系,新劳动合同法明确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之间也应订立劳动合同,但考虑到事业单位实行的聘用制度与一般劳动合同制度存在一定差别,允许其优先适用特别规定。3、“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首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与其公务员之间的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调整,二者不是《劳动合同法》语境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系。其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与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关系也不适用《劳动合同法》调整,二者不是《劳动合同法》语境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系。

B. 除了公务员,还有哪些人不适用劳动法

自由职业人

包括从事演艺、设计、撰稿等工作的人员。自由职业人的工专作强调完成一件工属作,没有领导与被领导,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因此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

非法用工的员工

非法用工的员工用人单位没有营业执照、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被吊销或单位没有年检、用人单位超范围经营等均属非法经营。非法经营下的非法用工,劳资双方至少有一方属于非法,而《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必须是合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家庭雇佣的保姆

《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确定劳动关系的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雇主不是用人单位,因此家庭雇佣的保姆无法得到保护。

保险推销员

绝大部分保险推销员与保险公司订立的是民事合同,该合同强调,完成多少保险金额,保险公司就给付多少报酬。整个推销都由推销员自己完成,保险公司一般不过问。

C. 不属于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什么

一、我国劳动法律调整的劳动关系的范围:

(1)《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①.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中形成的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②.一定范围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
A.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
B.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职工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
C.其他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的劳动关系。
③.未纳入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A.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适用《公务员法》。
B.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
C.现役军人。
D.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 。
E.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2).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范围的发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①.将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②.将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有条件地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③.将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基本上都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合同法》调整,进而被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④.将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部分类型的非标准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⑤.用人单位不合格的劳动关系、劳动者不合格的劳动关系已被纳入《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进而被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⑥.将退休人员重新受聘的劳动关系有条件的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若不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退休人员重新就业的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否则,作为民事雇佣关系由民法调整。
⑦.将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有条件的纳入劳动法调整对象。
在个人承包经营中,承包个人招用了劳动者,一旦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视为劳动者与发包人建立了劳动关系,发包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⑧.《劳动合同法》仍然不调整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性质的劳动关系。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主要有:

(1)劳动行政关系
(2)劳动服务关系
(3)劳动团体关系
(4)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社会关系
(5)劳动监督检查方面的社会关系

除了这些以外的劳动法都不调整。

D. 那些人不合适用于劳动法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适用劳动法的主要有:
(1)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纳入公务员编制或者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适用《公务员法》,不适用劳动法。
(2)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关系,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不适用劳动法;如果没有特别规定,适用劳动法。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指的是以聘用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基本人事关系的社会服务组织。对这类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以聘用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适用劳动法。如果没有规定的,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务院早在2002年7月3日批准国家人事部发布《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要求在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因此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3)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不适用劳动法。
(4)现役军人、军队的文职人员不适用劳动法。
(5)家庭雇佣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等不适用劳动法。
另外,义务性劳动关系、慈善性劳动关系、家务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E. 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的劳动关系有哪些

根据《劳动法》第
2
条,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4
条的规定,
下列人员不是《劳动法》上所称为劳动者,
不适用《劳动法》


1
.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依法行使国家职权的行为,
不是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而国家职权不
能作为合同的对象,从而不能把公务员祝为雇员。

我国当前采取的是公务员和非公务员分别立法的模式,
公务员劳动关系,

国家公务员法和其他法律加以规范。
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工作人员
(如工、
青、
妇等社会团体的机关工作人员)也不适用《劳动法》


2
.农村劳动者(或称农业劳动者、农民)

毫无疑问,
农民属于劳动者的范畴,
但农民劳动关系是否由
《劳动法》
调整,
争议很大。

现在立法的态度是,农村劳动者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合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
农民与村民委员会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但是,如果作为
乡镇企业的职工或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与相应的企业、雇主之间形成的劳动关
系,仍应是《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3
.现役军人

正在服役的军人肩负着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全的重任,
这是符合服役条件的公
民应尽的义务,所以任何国家均规定现役军人不适用《劳动法》


4
.家庭保姆

家庭保姆是否适用劳动法,
各国规定不同,
有的国家规定家庭保姆适用劳动

5
法。但大多数国家规定家庭保姆不适用劳动法,我国也是如此。教师、医生等事
业单位的劳动者是否适用《劳动法》


一般来讲,
在事业单位中,
从大中专以上学校毕业的在一定技术或有一定知
识程度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均为干部身份(包括教师和医生)
。但根据目前的有关
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大批像教师、医生这样的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既不属
于公务员,也不是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人员,同时又不是《劳动法》所调整的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事业单位的劳动者。
这样,
这些劳动者与所在的用人单位之
间的关系处于无法调整的状态,由此产生的纠纷也是投诉无门。

为了弥补上述空白,
国家人事部曾颁布过处理事业单位与其职员之间发生劳
动争议的规定,
但该规定的颁布仅是有关部门有心无力的行为,
在客观上不能起
到解决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纠纷的作用。
因为依该规定成立的仲裁机构所
作出的裁决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对争议的裁决无实体法依据。

F. 劳动法适用于哪些人员

我国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企业,是指依法注册取得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的企业组织,是从事产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等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不分所有制形式及经济形态,也不分组织形式,包括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混合型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企业、联营企业、乡镇企业等,都是劳动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是指依法取得个体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一般雇工在7人以下,从事工商业经营。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关系,适用我国劳动法。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国家机关,是指从事国家管理或行使国家权力,以国家预算作为独立活动经费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和地方权力机关、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国家和地方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国家军事机关等。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工勤人员(即属于工人编制的人员)与国家机关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与其工勤人员、编制外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 社会团体,是指由若干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目的而自愿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例如:社会经济团体,学术研究团体,文艺、体育工作团体等。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编制外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 上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法有关规定执行。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适用劳动法的主要有:
(1)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纳入公务员编制或者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适用《公务员法》,不适用劳动法。
(2)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关系,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不适用劳动法;如果没有特别规定,适用劳动法。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指的是以聘用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基本人事关系的社会服务组织。对这类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以聘用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适用劳动法。如果没有规定的,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务院早在2002年7月3日批准国家人事部发布《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要求在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因此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3)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不适用劳动法。
(4)现役军人、军队的文职人员不适用劳动法。
(5)家庭雇佣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等不适用劳动法。
另外,义务性劳动关系、慈善性劳动关系、家务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G. 不能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的是

你好

个人认为,答案为AC

劳动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版、个体经济组权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

H. 关于《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抄法》第一条: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zd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法意见: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版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I. 公务员为什么不适用《劳动法》

公务员应该遵守的是公务员法而不是劳动合同。

拓展资料:
公务员回,全称为国答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热点内容
法治考核培训 发布:2025-10-07 06:07:24 浏览:349
网上法律知识竞赛高中组 发布:2025-10-07 05:59:49 浏览:371
法学与思考 发布:2025-10-07 05:46:07 浏览:369
劳动法加班天数 发布:2025-10-07 05:35:58 浏览:173
航空学律师 发布:2025-10-07 05:20:11 浏览:980
劳动合同法关于天数扣款说明 发布:2025-10-07 05:18:11 浏览:949
皖南古村落保护规章 发布:2025-10-07 05:16:40 浏览:94
法律条例全文 发布:2025-10-07 05:06:13 浏览:480
2017婚姻法婚后买房 发布:2025-10-07 04:59:57 浏览:478
青岛政府法律顾问 发布:2025-10-07 04:59:56 浏览: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