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中的审级制度

民事诉讼法中的审级制度

发布时间: 2025-05-02 14:47:32

法院一审和二审的区别

法律分析:一审与二审均是我国诉讼程序中的一环,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的审级制度,即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两级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的制度。区别在于:

1、一审流程主要解决案涉纠纷争议,二审即同时审查一审判决是否有错;

2、一审流程较为完备,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二审制度重在审查一审判决的事实认定以及法律依据适用问题;

3、一审与二审并非对立关系,他们都是诉讼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对一审判决不服时,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二审程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七条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② 什么是两审终审制

法律分析: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在中外法制历史上,都曾出现过各不相同的审级制度。中国建国初期曾实行三级三审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五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六条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要考几年 发布:2025-05-03 03:44:47 浏览:34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 发布:2025-05-03 03:39:50 浏览:339
授权委托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3 03:27:12 浏览:200
民法典新修 发布:2025-05-03 03:18:42 浏览:689
社会与法拼音 发布:2025-05-03 03:02:48 浏览:589
伊川法院老赖名单 发布:2025-05-03 03:01:58 浏览:431
网络平台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法律 发布:2025-05-03 03:01:23 浏览:773
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 发布:2025-05-03 03:00:15 浏览:917
解除终止是劳动法第几条第几项 发布:2025-05-03 02:56:04 浏览:554
社会与法2015年4月19 发布:2025-05-03 02:51:41 浏览: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