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违反行政法规是犯罪吗

违反行政法规是犯罪吗

发布时间: 2025-05-02 22:34:14

『壹』 违反行政法规算不算违法

违反行政法规也是违法。包括情况如下:
1、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类失职行为使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但还没达到渎职罪的程度;
2、行政羡轮过错,即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如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形包括内容如下:
1、行为主体有重大明显违法情形;
2、行政行为内容存在重大、明颤明显违法;
3、行政行为程序上存在重大明显违法或极不正当,违反最低限度的程序规定;行政行为形式上存在重大明显缺陷。
行政行为违法的特征具体如下:
1、行政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可能构成行政违法;
2、行政违法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侵害的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
3、行政违法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尚未构成犯罪;
4、行政违法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兄洞信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十条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贰』 行政处罚属于违法行为吗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处罚并不是违规违纪,而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是违规违纪的,受到的是纪律处分。 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重大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且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重大违法行为目前的审核尺度是:原则上,凡被相关行政机关给予罚款以上行政处罚的行为,都视为重大违法行为。但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依法认定该行为不属于重大违法行为。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应视为近三年有重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衍生问题:
行政处罚会留案底吗?
基本没有影响。行政处罚一般适用于比较轻微的事情,违反的更多的只是一些规章度和规定,不会到劳教、刑事处罚等层面,在一般的事业单位政审中是没有问题的。大部分受过的行政处罚对事业单位政审是没有影响的,除非一些比较恶劣的和大量的。

『叁』 怎样区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希望解释得易懂一点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区分如下:
1、违反的法律法规不同。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条例、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民事法律法规主要有,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等。
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是触犯刑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是一切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刑事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制裁。行政制裁是指依照国家的行政法规或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人进行的制裁。行政制裁可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其中,行政处分也叫纪律处分,一般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级、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八种。行政处罚一般有,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行政拘留及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等。
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是民事责任。公民和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是刑事责任。刑事处罚包括,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最为严厉。

『肆』 闯红灯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吗

闯红灯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人闯红灯,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接受罚款处理;如果在闯红灯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则是民事违法行为,涉及民事赔偿时,要承担部分责任。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首先,行政违法具有违法性,它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侵害了受行政法保护的行政关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其次,行政违法在性质上属于一般违法,其社会危害性较小,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
机动车信号灯和非机动车信号灯表示: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表示通行。红灯亮时,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闯红灯的认定标准如下:
1、红灯的标准在交警队是三次成像的意思就是红灯时车牌部分越过标志线是一张照片车行驶过中间交警的站台一张车越过对面标志线一张这三张一起成像才算闯红灯。闯红灯新规车辆在停车线以内,再通过停车线,再通过整个路口才算闯红灯;
2、还有就是交通部门也会通过视频监控来确定车辆是否有闯红灯嫌疑。一般情况下如果你闯过停止线后,能刹停车子哪怕已经过了线都不会罚你闯红灯。但是如果你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往前开就会被判罚闯红灯。属越线停车,根据交通法规定是行经交叉路口不按规定行车或者停车,扣分2分但不是闯红灯处理;
3、交警提示,如果已经越过停止线,就立即停住,不要再动,如果倒车,非常容易和后车或过马路的行人发生碰撞。另外,探头是拍摄移动违法,本来停止不动不会挨罚,因为过大距离的移动反而会被拍。
综上所述,闯红灯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且危害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热点内容
经济法概括自考真题 发布:2025-05-03 12:28:25 浏览:798
手签的离婚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3 12:27:41 浏览:13
薛家湾律师 发布:2025-05-03 12:20:58 浏览:546
行政法解释方法 发布:2025-05-03 12:20:23 浏览:937
疫情防控期间公共法律服务 发布:2025-05-03 12:20:14 浏览:64
行政法考试重点知识 发布:2025-05-03 12:14:50 浏览:848
法治人的格言 发布:2025-05-03 11:57:52 浏览:723
创业基地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3 11:41:55 浏览:649
理财业务员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3 11:33:04 浏览:892
中级会计经济法冬奥谁讲得好 发布:2025-05-03 11:32:57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