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律规范稳定性

行政法律规范稳定性

发布时间: 2025-05-04 01:21:35

Ⅰ 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法是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是分散的和大量的
C.行政法和一般法规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D.行政法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行政法是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并非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P53)
本题知识点:行政法关系,

Ⅱ 如何确立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根据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学者论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四项: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信赖保护原则、高效原则。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特征:
1、普遍性:①贯穿于全部行政法之中,对各类行政法律规范具有指导和统帅作用;②贯穿于行政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制监督等各个方面;③适用于各种行政法律关系。
2、独特性:这些原则与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其他部门法的基本原则有所区别。
3、基础性:这些原则是行政法中其他原则和规则的基础。
4、稳定性:作为基本原则不能随意变动,而是一种具有稳定性、指导性的核心思想。
5、概括性:基本原则是对行政法一般规则的理论抽象和概括。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以下几个:
1、合法行政原则
2、合理行政原则
3、程序正当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
5、诚实守信原则
6、权责统一原则
三、我国合法行政原则在结构上包括对现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权活动两个方面
1.行政机关必须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禁止行政机关违反现行有效的立法性规定。第一,行政机关的任何规定和决定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机关不得作出不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和决定。行政机关的规定和决定违法,就不能取得法律效力。第二,行政机关有义务积极执行和实施现行有效法律规定的行政义务。行政机关不积极履行法定作为义务,将构成不作为违法。
2.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授权活动。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Ⅲ 为什么法律要稳定

法律的稳定性,就是法律保持不变,反对法律朝令夕改。法律由三个层次构成,法律的稳定性也包括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法律的本质是指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由此,法律的稳定性首先指法律本质的稳定性,它是法律稳定性中最根本的层次。同一历史类型的法律,反映同一阶级属性,因而具有质的稳定性。法律从一个历史类型进入另一种历史类型,法律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第二,法律权利义务是法律的内容,法律稳定性的第二层次是指法律内容的稳定性。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法律权利义务保持不变,法律具有内容稳定性。法律权利义务是法律的主干,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因而,一定意义上说,法律的本质只有靠法律权利义务来体现,没有权利义务,法律本质便成了虚无飘渺的东西。

第三,法律形式的稳定性。法律形式一般包括成文法、不成文法和法理等几种,其中成文法是主要的,它又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国际条约等。[iii]法律形式与法律内容相对应,是法律权利义务的表现方式。它以法律内容为依托,并相对独立于法律内容。法律形式不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具有稳定性。从纵向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律权利义务会发生变化,但是法律形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能从形式上把多种多样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分成若干类别,才可以把各国法律归为法系。
保持法律的相对稳定性是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结论是我国现行许多法理学著作的共识。[i]尽管表述不一,但都一致强调在立法中保持法律的稳定性,认为这是保持法律权威性的要求,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应当看到,反思“文革”中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惨痛经历,探索新时期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极大权威的途径,上述结论无疑具有重要的针对意义和实践价值。法律的稳定性是法律规范性的要求。法律具有对本人行为的指导作用,对他人行为的评价作用,对一般人行为的警诫作用或教育作用,对人们相互行为的预测作用,对违法者的强制作用。上述作用并不能自然地发挥,它除了有赖于法律的强制性外,还取决于法律的稳定性。如果法律朝令夕改,那么生活其间的人们就会无所适从。法律就会丧失其规范作用,国家对人们的强制就会反复无常,变成随个人左右的暴虐。
法律的稳定性是法律权威性的要求。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享有极大的权威。然而法律的权威,不光取决于国家的强制,还有赖于法律的稳定性。后者对法律权威有巨大的制约性。如果因人废法、徇私枉法,那么,法律就会失信于民,丧失其权威性。

法律稳定性是法律目的的要求。法律目的是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保持稳定,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社会关系的稳定,保证社会在有秩序状态中发展变化。若法律经常变化,则社会现状的合法性处于不定状态,社会发展目标也处于不定状态。因而法律维护社会现实,提供发展蓝图的目的就会成为泡影。

总之,法律的稳定性是法律的内在属性。在我国,经历了“文革”的动乱,强调法律的稳定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对我国法制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

热点内容
2011年初级会计资格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05-06 09:39:32 浏览:584
湖北十大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6 09:29:49 浏览:79
白城市司法局 发布:2025-05-06 09:28:36 浏览:341
法院传票规定 发布:2025-05-06 09:05:35 浏览:307
太原市法律援助机构 发布:2025-05-06 09:03:31 浏览:669
山东三小条例实施 发布:2025-05-06 09:01:56 浏览:465
电子厂有按劳动法不要健康证的吗 发布:2025-05-06 08:57:26 浏览:751
攀枝花市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6 08:46:17 浏览:722
干部任用工作条例征文 发布:2025-05-06 08:45:15 浏览:596
经济法总论或称经济法基础理论 发布:2025-05-06 08:41:25 浏览: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