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依法对刑事诉讼法进行监督

依法对刑事诉讼法进行监督

发布时间: 2025-05-05 15:08:17

❶ 刑诉法八十七条是怎样规定的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 诉讼 案件种类除了有民事诉讼案件之外,还有刑事案件,针对不同类型的诉讼案件,所用到的诉讼法则自然也就不一样, 刑诉法 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之中,处罚决定参照法律的规定,那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 》 八十七条是怎样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七条公安机关要求 逮捕 犯罪嫌疑人 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 批准逮捕 书,连同案卷材料、 证据 ,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刑事 立案监督 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应当 立案 的案件没有依法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进行监督,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重要职权之一。 这一规定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 刑事诉讼 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在立案阶段的具体体现。所谓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是指应当以哪些案件实施立案监督。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立案监督范围的规定主要有刑事诉讼法第87条和第18条第2款。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分歧较大的是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 立案侦查 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对该条应如何理解?除了通常所讲的“有案不立”之外,是否还应包括其他案件?以罚代刑、以 劳动教养 代替 刑罚 的案件是否属于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 共同犯罪 案件中未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是否适用刑事立案监督程序纠正?具体来讲,“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属于公安机关 管辖 且符合刑事诉讼 法规 定的刑事立案条件,而公安机关不予侦查的案件: 一、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或者发现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没有作出刑事立案决定的,这种情形属于典型的有案不立。 二、公安机关以 治安处罚 案件立案或者处理。俗称“以罚代刑”。在司法实践中,这类案件较为普遍,原因在于公安机关没有按照 刑事案件立案 ,把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作为治安处罚的对象对待,这实际是放纵了犯罪。 三、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后转治安处罚、劳动教养等 行政处罚 的。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后作治安处罚或者劳动教养处理的案件能否作为立案监督案件办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存有一定分歧。有的认为,案件已经作为刑事案件立案,检察机关不能作为刑事立案监督案件进行监督,这种观点是不妥的。因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立案条件的案件立案后,应当进行侦查,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治安处罚和劳动教养是行政处罚的具体措施,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后又作治安处罚或者劳动教养处理的案件,其实质是把刑事案件作非刑事案件处理。因此,这类案件也属于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 以上全文即是刑诉法八十七条是怎样规定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刑诉法的第八十七条主要是对公安机关在立案之后的法院监督需要如何实施做出相关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处理刑事诉讼案件时的公平公正、透明公开,相关司法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❷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的审查程序、时限及决定要求。
一、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
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如认为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会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提请批准逮捕书应当详细列明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涉嫌的犯罪事实、证据情况以及逮捕的必要性等。
二、人民检察院审查程序
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的提请批准逮捕书后,应依法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是否符合逮捕条件等。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其供述和辩解,并通知辩护律师提出意见。
三、审查时限及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这一时限要求确保了审查程序的及时性和效率性,避免了对犯罪嫌疑人的不必要羁押。
四、决定的执行与监督
人民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公安机关应立即执行逮捕,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如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或者在必要时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同时,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依法进行监督,确保侦查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的审查程序、时限及决定要求。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确保审查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同时,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七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三)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❸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反映刑事诉讼理念和目的的要求,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者主要诉讼阶段;

对刑事诉讼过程具有普遍或者重大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为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参与刑事诉讼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刑诉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刑诉法》第5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四、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五、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六、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的诉讼权利和人身悔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代理人到场。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的诉讼权利和人身悔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❹ 法院审判可以申请检察院监督吗

法院审判可以申请检察院监督。
一、申请检察院监督的条件
当事人申请检察院监督时,需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申请人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次,申请人必须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证明法院的审判活动存在违法或不当之处。最后,申请人必须在法定时限内提出申请,逾期申请将不被受理。
二、检察院监督的方式
检察院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提出检察建议,要求法院纠正审判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二是依法行使抗诉权,对法院的错误判决或裁定提出抗诉;三是通过调查核实,了解审判活动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三、检察院监督的效力
检察院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旦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法院应当认真对待,依法进行审查和处理。对于检察院提出的合理建议,法院应当予以采纳;对于检察院的抗诉,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相应的裁定或判决。
综上所述:
法院审判可以申请检察院监督。当事人对法院的审判结果存在疑虑或不满意时,可以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检察院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以确保审判的公正、合法和有效。同时,检察院的监督方式和效力也在法律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和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第二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❺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法律解析:

刑事诉讼法 的基本原则有: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3、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4、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第八条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热点内容
男友法官 发布:2025-05-05 20:22:30 浏览:680
最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 发布:2025-05-05 20:19:21 浏览:337
锦鲤和法治 发布:2025-05-05 20:12:23 浏览:796
法律硕士法本考试内容 发布:2025-05-05 20:06:27 浏览:324
生育保险条例2015 发布:2025-05-05 19:55:13 浏览:740
幼骗刑法 发布:2025-05-05 19:49:59 浏览:101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 发布:2025-05-05 19:49:22 浏览:170
民法典是怎样的 发布:2025-05-05 19:46:21 浏览:530
新婚姻法婚前财产房屋 发布:2025-05-05 19:15:21 浏览:839
赵宏行政法方面的书箱 发布:2025-05-05 19:15:15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