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07年民事诉讼法变更内容

2007年民事诉讼法变更内容

发布时间: 2021-01-10 23:22:10

⑴ 民事诉讼法 什么是 变更诉讼请求 增加诉讼请求

变更诉来讼请求,是指在源同一个诉讼程序中,同一原告对同一被告,以新的诉讼对象替换原诉的诉讼对象,从而将原诉替换成新诉。
变更诉讼请求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事人要求相对方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的更换;第二种是当事人认为提出诉讼时其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发生变化,需要变更诉讼请求。
增加诉讼请求是在原有诉讼请求基础上增加一些内容。

⑵ 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

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所以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32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2)2007年民事诉讼法变更内容扩展阅读:

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或者法院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

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规定了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丧失提出证据的权利,就丧失了证明权。丧失了证明权,也就意味着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权利主张和事实主张失去实际存在的意义。

在丧失证明权后,当事人再增加、变更诉讼请求也毫无现实意义。因此,从时限上来完善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⑶ 民事诉讼中如何增加,变更诉讼请求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内
《最高人容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该规定,对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提出的时间均作了限制,即原告只能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否则,法院将不准许原告增加或变更诉求的申请。
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⑷ 民事诉讼法文书格式法定代表人变更如何列

如果已经变更就直接写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如果已经立案可以开庭时当庭主张变更

⑸ 新民事诉讼法中的诉讼代理人的规定有哪些变

《民事诉讼法》的“第一编总则”的“第五章诉讼参加人”的“第二节诉讼代理人”的第57条至第62条规定了相关情况。

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七条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第六十条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
第六十一条代理诉讼的律师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查阅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第六十二条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⑹ 民事诉讼中,变更诉求的期限是

变更诉求一般是指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如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法院送版达你的举证限期届满前提权出。最高院的民事诉讼法解释规定变更诉讼请求时间与最高院证据规定解释不一致,应当以后公布的最高院证据规定解释为准。(请注意下最高院证据规定解释第34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⑺ 民事诉讼法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原因就是法律事实。它包括诉讼行为和诉讼事件两大类。

1、诉讼事件

诉讼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诉讼上一定法律后果的客观情况。它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重要原因。不同的诉讼事件将引起不同的法律后果。

2、诉讼行为

(1)诉讼行为,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所实施的,能够引起诉讼上一定法律后果的各种活动。它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主要原因。

(2)诉讼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表现形式。诉讼行为不仅包括合法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合法行为,是指实施了民事诉讼法所允许或者所要求实施的行为。违法行为,则是指实施了民事诉讼法所禁止的行为或者不实施民事诉讼法所要求的行为。

(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诉讼中的地位不同,其诉讼行为的性质、作用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7)2007年民事诉讼法变更内容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民事诉讼当事人始终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当然主体。原告人起诉状经法院审查认为合格后,法院应当受理原告人的起诉状,于是,原告与法院之间发生了一种社会关系;人民法院受理原告的诉状后,必须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被告收到起诉书副本后一般要向法院提交答辨状,于是,被告与法院发生了一种社会关系。由于这种社会关系是发生在民事诉讼之中的,所以,它应当受到而且也不能不受到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调整。

第二,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发生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法院是主体之一,在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之中,法院也是主体之一。是法院传令全体诉讼参与人依次为诉讼行为,是法院敦促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及时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

第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一种多面系列联系。所谓“多面”是指法院与原告、法院与被告、法院与第三人、法院与证人、法院与鉴定人、法院与勘验人、法院与翻译人员等“面”结成的关系分别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鸡冠区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的消灭原因》

网络—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⑻ 在民事诉讼法中,诉的主观变更是什么意思

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专的法律关属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可以增加诉求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84、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诉的主观变更指的是诉讼当事人的变更。

⑼ 民事诉讼中变更诉讼主体所依据的法律

根据《民法通则》第44条规定的企业法人的分立、合并,它的权利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版继承。《合权同法》第90条规定的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热点内容
刘广律师 发布:2025-10-07 03:35:41 浏览:160
渭城法院董 发布:2025-10-07 03:31:31 浏览:388
论述经济法的个人本位原则 发布:2025-10-07 03:25:16 浏览:216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发布:2025-10-07 03:09:28 浏览:533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记忆 发布:2025-10-07 02:56:40 浏览:289
劳动法关于春节返乡回程假 发布:2025-10-07 02:45:36 浏览:451
经济法判断题并说明理由 发布:2025-10-07 02:35:15 浏览:776
合同法第12条的性质 发布:2025-10-07 02:31:29 浏览:175
秸秆禁烧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07 02:29:23 浏览:403
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讲话稿 发布:2025-10-07 02:23:31 浏览: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