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
❶ 劳动法关于暑假工的规定
暑假工受法律的保护,但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因为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学生的勤工俭学不属于劳动法的规定范围。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使用童工,但并没有限制使用暑假工。所以,在已满16周岁后,暑假是可以被单位招用的。暑期工的定义是年满16周岁的学生在暑假的时间去参加一些有偿工作。去做暑期工的同学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每天工作不能超过8小时,加班的时间要有加班费,节假日加班的工资至少是平常工资的3倍以上。为了保险起见,很有必要和工厂签一份工作合同。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有以下特点: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特定事项或劳动关系当事人某一特定行为的具体规定。基本原则一般并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亦不需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实现的方式。因而,基本原则的内容在明确性程度上显然低于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但是基本原则所覆盖的事实状态远远地大于具体规定。劳动法的某一具体规定只能对一类行为加以调整,而一条基本原则却可以调整整个劳动关系运行领域。
2、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原则是不会改变的。劳动法对某一类行为的具体规定或标准可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动,如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改变等,但基本原则则是相对稳定的。
4、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劳动法律制度中的各类具体规定不能与基本原则相抵触,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劳动关系。
二、劳动法的几个特征:
1、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侧重保护劳动者。
2、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以强制性规范为主。
3、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八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❷ 劳动法5月1新规定
法律分析:
暑假工当然受法律的保护,但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因为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学生的勤工俭学不属于劳动法的规定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❸ 在校学生勤工俭学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法律分析:不受《劳动法》保护。只有具备法定条件的自然人才具有劳动者的资格,只有具备劳动者的资格,才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而在校的学生正是由于不具有劳动者的主体身份,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十二条 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