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的区别
① 民事刑事行政的区别举例
法律分析:1、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法律关系涉及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刑事法律关系涉及的是犯罪的行为。
2、领域不同。民事领域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法院不主动干预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民事领域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民法、民法典、民法典、民法典等。刑事领域犯罪行为侵犯了我国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公权力机关是会主动介入的。
3、处理方式不同。民事诉讼程序要适用民事诉讼法。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刑事方面的实体规范主要是刑法,诉讼依据刑事诉讼法。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具体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拘役以及罚金、没收财产等。
举例如刑事违法,2018年4月15日,犯罪嫌疑人张某强因经济拮据,心生绑架勒索恶念。随即在互联网上勾连了姚某庆、李某等4名外省人员,组成绑架犯罪团伙。5月4日,嫌疑人张某强等对临汾乡宁县人孙某珍实施了绑架。
举例如民事违法,甲与乙签订购买二手房合同且支付给乙方定金以后,乙方因事后觉得出售的房价低了,不愿意履行合同。甲方将乙方诉讼至当地法院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并继续履行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② 民事和行政和刑事的区别
一、民事和行政的区别是什么
1、民事和行政的区别如下:
(1)产生原因不同。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者当事人所约定的义务而承担的责任;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社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适用法律规范不同。民事责任适用民事法律规范行政责任适用行政法律规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二、民事诉讼的主要流程是什么
1、原告向法院起诉。
2、法院受理后,向原告送达受理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并通知交费;向被告送达诉状和证据材料副本、开庭传票等。
3、法院开庭审理,并依法调解或判决。
4、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上诉,由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并调解或判决。
5、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则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③ 民事和行政和刑事的区别
刑事是违反刑法的,民事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行政是政府作为管理者与相对人的。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它们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刑事违法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了刑法)。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制裁。
民事责任是平等主体间因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当事人所约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或因行政法规定的事由而应当承担的法定的不利后果;刑事责任则是因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而产生的法律责任;他们三者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在处理民事责任时,适用的是民事法律规范;行政责任适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规定;在处理刑事责任时,则适用《刑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刑事法律的规定等;追究责任的形式不同:民事责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则,由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再由法院判决;行政责任由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于行政制裁;刑事责任则主要由国家司法机关予以立案侦查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指定情形的,也可以由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分类不同: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主刑和剥夺政治权利、罚金和没收财产等附加刑;主观枣迅要件不同: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和对于民事责任的影响程度不同。刑事责任重在惩罚,而民事责任主要是补偿性,若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就要承担巨猛滑大的民事责任。而行政领域的违法行为比较特殊,只要认定下来,就不再过问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即可视为主观有过错;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是行政处罚,而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刑罚,依照中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枝岩腊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一百七十六条 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④ 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区别
刑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按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虽然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三者区别:
(1)诉讼的目的不同。
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问题;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问题。
(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行政诉讼只能是由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反诉;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3)举证责任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在行政诉讼中,只由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在刑档灶孝事诉讼中,公诉人负有提供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被告人不负举证责任,但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4)适用的法律不同。
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行政法、民法、刑法是构成我国整体法律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是分别用以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民事行为权利和惩罚犯罪的三个平等法律体系。
民法典是万法之母,其他法律大多是从不同角度对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保护、充实和发展,刑事、行政法律也不例外。
刑法(法律名词)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民事诉讼法 (法律名词)
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形式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或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指辩纤除了民事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规定。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民事诉讼法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改。
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目的不行稿同,民事刑事行政的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民事刑事行政举证责任不同,民事刑事行政适用的法律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天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⑤ 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的区别
法律分析: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的区别有:1、违反的法律法规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刑事法律法规。2、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可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是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第一百零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依法从重给予处分、处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