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用工不属于劳动法
① 兼职不受劳动法保护吗
对于兼职工作是否受到劳动法保护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通常,兼职工作是否受到保护取决于其从属性、人身依附性和有偿性。一般而言,兼职工作者往往是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根据法律规定,这类在校生并不视为就业,因此不需要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也不必签订劳动合同。学生作为兼职工作者,与企业的关系应被视为雇佣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因此他们不受劳动法保护。
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该条款定义了非全日制用工,即以小时计酬,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此外,《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地方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且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② 兼职属于公司员工吗
兼职人员也属于公司员工,兼职属于劳动关系,但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我国劳动法不鼓励未得到提供职业方同意的兼职。《劳动法》把采取欺诈手段签订的劳动合同定为无效,因此兼职需要提供职业方和提供兼职方都同意才受到法律的保护。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报酬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另外,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企业不一定跟兼职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由于兼职人员属于短期用工的性质,但兼职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也需要用其他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八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