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的30天
⑴ 我的公司里规定,一年不能超过30天事假,如果超过30天,公司算我自动离职,这样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吗
如果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应按照执行 。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涉及员工福利、休息专、休假、工资等规章制度时,属应当与职工或者职工代表协商确定,并且这些制度要经过公示或者公告才能生效。如果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经过了以上程序制定的,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所以是有效的。如果没有经过以上程序制定,对员工是没有效力的。
法律分析
员工连续请事假超过20天,或全年累计请事假超过30天者,公司有权终止劳动合同且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劳动合同中有这条,公司做法即为合法有效,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这条,公司做法即为不合法。一般是不能的,员工请假是经过批准的,即双方都同意的,现在反过来因为这个而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可以解除,但是属于违法解除,员工可以要求二倍的赔偿金的。如果跟公司订立的合同有规定说如果请假超过三十天,它有权解除合同。一年365天除去104个休息日及11个法定节假日,只剩下250个工作日,月均20.83工作日。如果再请超过30天的事假,则实际工作时间不足220天,应该会对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如果“一年不能超过30天事假,如果超过30天,公司自动离职”的规定,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且宣贯至每一个员工,则该规定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⑵ 国家规定一个月满勤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公司规定22天是满勤,不论一个月30天,还是31天,只要超过22天就属于满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同时第四十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度,即分别以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如果在整个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平均工作时间总数不超过该周期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只是该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某一具体日(或周、或月、或季)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其不超过部分不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以下行业的职工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
(1)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2)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职工;
(3)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⑶ 劳动法是按30天算还是26天
劳动法规定的工作天数通常是按照26天来计算的。1、根据劳动法,每月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4小时,且每周至少有一天休息时间,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2、月工资的计算应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加班加点工资等,其中基本工资是根据月工作天数乘以日工资来确定的。3、如果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按照实际天数来计算工资。4、如果采用26天工作制,但在31天的月份中,员工仍需获得基本工资以及相应的加班工资。5、在实际操作中,工资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实际出勤天数来计算的。6、二月份的工资计算有特定的公式,不直接按照实际天数来确定。7、如果一个月有4天休息,员工如果没有请假或加班,工资会按照26天来计算。
劳动法的工资计算标准如下:1、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应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计时工资的劳动者工资可以按小时或日计算,但最终需转换为月工资支付。2、用人单位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一个月的工作日天数,如22天、21.75天或26天,以便于计算每日平均工资。3、26天作为工资计算基数并非法律强制规定,而是某些单位为简化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方式。4、劳动法规定了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即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超出部分应支付加班工资。
综上所述,劳动法规定了每月工作时间、休息日和每日工作时间的限制,工资计算应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根据实际天数或协商一致计算工资,而26天作为工资计算基数是为了简化计算。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的支付。
⑷ 劳动法有规定超过三十天以上的事假单位可以扣掉一个月的工资吗
劳动法并没有规定超过三十天以上的事假单位可以扣掉一个月的工资。
劳动法没有规定限制事假的期限,通常事假规定是由用人单位自行制定,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要求,并经批准、公示后可以实施。
根据各地出台的《工资支付条例》中的规定,劳动者请事假,未提供事实劳动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工资。也就是说请事假没有上班的时间,用人单位是没有义务支付任何工资的。另外,用人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可以查看一下单位有无相关的工资支付制度。
(4)劳动法中的30天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