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

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

发布时间: 2025-07-12 03:22:55

『壹』 司法确认的审查程序有哪些

2022年1月1日起,第四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民事诉讼法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是人民法院审理和执行民事案件在程序方面的基本法律依据。为强化多元解纷司法保障、促进司法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建立“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构建衔接有序、梯次递进的社会治理模式,让人民群众更加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地解决纠纷,贵州高院将围绕司法确认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独任制审理、在线诉讼及送达规则等方面,结合修法背景、修法重点及实践案例、动态亮点,进行详细解读。
【法条链接】
修改前:第一百九十四条 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修改后:第二百零一条 经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的,由双方当事人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下列人民法院提出:
(一)人民法院邀请调解组织开展先行调解的,向作出邀请的人民法院提出;
(二)调解组织自行开展调解的,向当事人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调解组织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调解协议所涉纠纷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向相应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
【法条解析】
司法确认程序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的一种,它是依据双方当事人申请,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外达成的民事调解协议进行自愿性、合法性的审查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的非讼程序。司法确认程序有两大特点:一是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与民事调解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弥补诉讼外达成的调解协议效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司法确认程序无需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为当事人节约一定成本。
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将司法确认程序适用范围从原来的“人民调解协议”扩展至“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这为其他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如消协、妇联等)参与社会纠纷多元化解提供了相应保障。在司法确认管辖方面,本条区分了受法院邀请调解和自行开展调解的管辖,将自行调解申请司法确认的受理法院范围扩大至三地法院,同时也考虑了级别管辖的相应情形。
【典型案例】
云笑蠢岩法院“在线调解+司法确认”解决跨省难题
2022年1月4日,原告刘某以被告毛某某欠付货款合计人民币63000元为由,向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毛某某归还货款歼歼63000元及资金占用费8221.5元。因被告毛某某在浙江省务工,疫情期间回黔参加诉讼不便且花费较大。经询问原、被告双方均有调解意愿,遂经该院负责诉调对接工作的人员介绍,双方同意选择云岩区民商事案件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诉前调解。经过调解,原告刘某在线下、被告毛某某在线上达成调解协议:毛某某确认欠刘某63000元,该款项毛某某于2022年1月31日前支付给刘某25000元;从2022年2月开始,每月28日前向刘某支付3000元至所欠款项付清为止。原告刘某于达成协议次日向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该院于当日作出司法确认裁定书,并于2022年1月13日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送达,该案从起诉到审结历时仅10天。
(司法确认案件承办人: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 岑兰)
【延伸解读】
一是准确把握确认调解协议案件范围。1.以下案件类型不能通过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包括申请确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等身份关系无效、有效或者解除的案件;涉及适用其他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审理的案件;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知识产权确权的案件等几类案件。2.适用司法确认案件需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及收到申请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二是严格掌握对案件材料的审查。1.审查申请书: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信息是否具体明确、申请司法确认的内容是否具体明确、申请书的落款部分相应氏升冲的签名盖章是否完善等;2.审查身份手续:申请主体是否系调解协议主体、代理人授权委托手续是否合法有效、授权事项是否明确具体等内容;3.审查证据材料:案件属于司法确认案件范围、当事人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案件是否具有关联性,审查调解协议内容是否明确、规范、合法,具有操作性。
三是加强甄别虚假诉讼行为。实践中司法确认程序易出现双方当事人通过恶意串通达成调解协议后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进行虚假诉讼的情形。因此,法院在确认调解协议案件中应当着重审查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基础交易关系,双方申请确认的债权债务是否属实等问题。对于虚假诉讼高发的房屋拆迁、分家析产、继承、民间借贷等案件类型,要加大实质审查的力度,并结合法律规定对调解协议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是否违背公序良俗或者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进行审查。
来源:贵州高院
原标题:《新民诉法适用速递(一):司法确认程序》

『贰』 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法律主观:

民事诉讼法是对民事诉讼中的相关事项进行规定的一种法律,它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法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争议都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来解决。一、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民事诉讼法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第一,从其在法律体系地位来看,其地位仅次于宪法,与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一样,居于基本法的地位。第二,从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来看,它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其他法律部门不可取代的,也决定了民事诉讼法属于独立的部门法。第三,从民事诉讼法所确定则稿的内容来看,它主要规定的是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诉讼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孙核孝及用来保证这些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的诉讼制度和程序,这表明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所以,《民事诉讼法》属于基本法。二、民事诉讼法是公法还是私法民法是一部私法,民事诉讼法是一部公法,公法跟私法的最主要区别在于部门法当中是否涉及到国家权利,是否涉及到国家的强制性规范。民法主要是调整社会当中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它更加强调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和自愿,国家一般并没有插足,国家强制力没有体现在民法当中。当民法所规定的权利没的得到贯彻,当民法所规定的义务没的得到履行时,双方当事人就发了纠纷。当纠纷产生之后,国家的公律就要介入其中。人民法院要代表国家解决纠纷,同时如果人民法院的裁判得不到履行时,那么人民法院要运用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裁判的执行。因此民事诉讼当中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国家是介入到了纠纷的解决过程当中。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民事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也是一部公法。宪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不可动摇,其法律效力也是最高的。而基本法的效力也仅次于根本法,其效力高于其他法律法规。

法律客观:

一、庭前会议1、庭前会议程序,德国称之为中间程序,法国称之为预审程序,美国称之为庭前会议,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称之为庭前整理程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关于此程序的规定略有差异,但总体而言,在庭前会议之中,对回避人员、出庭证人的名单予以确定,对非法证据予以排除,从而确定庭审的重点,是庭前会议程序的主要内容。2、庭前会议不是法庭审理前的必经程序,是人民法院在法庭审理前根据公诉案件的复杂程度或者其他需要召集相关人员了解事实与证据情况、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整理争点,为庭审安排进行的准备活动。二、召开庭前会议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83条规定:“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3、社会影响重大的;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三、民事诉讼法庭前会氏仿议的内容1、明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被告的答辩意见;2、审查处理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和提出的反诉,以及第三人提出的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3、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决定调查收集证据,委托鉴定,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进行勘验,进行证据保全;4、组织交换证据;5、归纳争议焦点;6、进行调解。民事诉讼法庭前会议是民事诉讼开庭前的准备工作,民事诉讼法庭前会议的内容包括比较多,主要是了解案件的诉讼请求意见等等,民事诉讼法庭前会议可以提高法庭的办事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法庭审理的质量,可以减少争议,这样案件审结更加快捷,因此民事诉讼法庭前会议还是十分有意义的。

『叁』 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

民事诉讼法(自2022年1月1日起修订后施行)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于哪一年公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于1991年4月9日公布施行。
《中国人专民共和国民事属诉讼法》于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伍』 民事诉讼法首次颁布的时间修订几次修订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进行了第一次修正,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新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适用

『陆』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什么时候颁布的

新修订的民事诉抄讼法是在袭 2012年8月31日颁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民事诉讼法》在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九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12年8月31日

热点内容
武汉佘法院 发布:2025-08-18 07:36:55 浏览:222
司法领带 发布:2025-08-18 07:36:54 浏览:1
城东区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5-08-18 07:31:21 浏览:437
司法鉴定所简介 发布:2025-08-18 07:23:23 浏览:228
道德讲堂三字经 发布:2025-08-18 07:23:18 浏览:491
法治万载 发布:2025-08-18 07:22:06 浏览:314
断足的刑法 发布:2025-08-18 07:12:53 浏览:693
国家劳动法调薪规定 发布:2025-08-18 06:44:15 浏览:175
行政法法律诊所 发布:2025-08-18 06:37:14 浏览:57
我国行政法体系 发布:2025-08-18 06:36:18 浏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