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最新劳动法工厂倒闭员工赔偿问题

最新劳动法工厂倒闭员工赔偿问题

发布时间: 2025-07-21 04:00:15

㈠ 工厂倒闭做了十年的员工怎么赔偿

工厂倒闭,10年以上员工一般不会获得赔偿,但是可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果该员工在单位工作时间超过十年半的,可获得十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未超过十年半的,可获得十个半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根据劳动法,公司倒闭,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标准为:工作满一年的给一个月补偿金(月平均工资),如果做了十年,应该给十个月补偿金。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公司破产,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后,首先是补偿员工应得收入。员工应得收入的支付顺序:
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费用,应当划入职工个人帐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补偿金按工龄计算: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一年超过6个月按一个月工资计算,低于6个月按半月工资计算),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按比例分配。

10年以上员工辞退怎么赔偿
在公司上班10年以上,如果是员工自己提出辞职,是没有赔偿的,如果合同没有到期,公司没有任何法定理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话,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两倍的赔偿金。具体按照你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算。如果单位有法定理由,则分两种情形,《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的情形,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第四十条规定的情形,则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再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工厂倒闭做了十年的员工怎么赔偿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㈡ 工厂倒闭员工按劳动法怎么赔偿

【法律分析】:公司倒闭,应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标准为:工作满一年的给一个月补偿金 (月平均工资),如果做了十年,应该给十个月补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热点内容
单方面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21 09:48:46 浏览:839
1039交通法规 发布:2025-07-21 09:42:22 浏览:452
2017年新劳动法关于病假规定 发布:2025-07-21 09:41:29 浏览:374
合同法具体条款 发布:2025-07-21 09:24:08 浏览:939
法学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区别 发布:2025-07-21 09:17:51 浏览:973
香港立法会logo字体 发布:2025-07-21 08:58:14 浏览:257
以法治保障疫情 发布:2025-07-21 08:56:52 浏览:174
刑事诉讼法复议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7-21 08:49:23 浏览:547
缓刑司法所评估 发布:2025-07-21 08:47:29 浏览:32
法院书记员打字速度 发布:2025-07-21 08:21:24 浏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