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答辩状提交

民事诉讼法答辩状提交

发布时间: 2021-01-12 06:25:24

① 什么是提交答辩状期间

提交答辩状期间就是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这一段时间称为提交答辩状期间。

《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涉外案件当事人另有规定)”。

该条第2款又规定:“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答辩理由是答辩状的核心部分,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就事实部分进行答辩。

对起诉状中所写的事实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表示意见。如果所诉事实全部不能成立,就全部予以否定;部分不能成立,就部分予以否定,并提出反证来证明符合客观真实的事实,对原告或上诉人进行反驳。

二、就适用法律方面进行答辩。

一是事实如果有出入,必然会引起适用法律的错误,论证理由可以从简;二是事实没有出入,而原告对实体法条文理解错误,提出不合法要求的,则可依法反驳;三是在程序方面,如果原告起诉违反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没有具备引起诉讼发生和进行条件,则可就适用程序法律进行反驳。

三、提出答辩主张。

在提出事实、法律方面的答辩之后,引出自己的答辩主张,即对起诉状或上诉状中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是完全接受,还是部分接受,明确提出对本案的看法,请求法院驳回起诉或上诉。

(1)民事诉讼法答辩状提交扩展阅读

被告答辩状什么时候提交法院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住所的,被告答辩状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

二、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答辩状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三十日内提交答辩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一、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三、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② 民事诉讼,开庭时提交答辩状和证据可行吗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论是一审或二审,被告收到法院发送的诉状内或上诉状后均要容求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要求提交答辩状只是在庭审前给被告一个辩解的权利,可以选择提交或不提交,不提交的在开庭时进行辩论也可以。作为应诉方,不提交也是一种应对战术,不提交答辩状可让原告不知被告的应对措施,不失为一种策略。
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一百六十七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③ 民事诉讼被告何时向法院递交答辩状

一般被告向法院递交答辩状期限为自民事起诉状向被告送达之日起15日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3)民事诉讼法答辩状提交扩展阅读:

民事答辩状在两种情况下提出:一是原告向第一审人民法院起诉后,被告就诉状(起诉状)提出答辩状。二是案件经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终结后,一方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就上诉状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和上诉人的上诉状以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间内将副本送达被告或被上诉人,被告或被上诉人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和被诉人通过答辩状,可以针对原告或上诉人提出起诉或上诉的事实、理由和根据以及请求事项,进行有的放矢的答辩,阐明自己的理由和要求,并提出事实和证据证实自己的观点。这样,人民法院可以全面了解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意见、要求,对如何合理合法及时处理好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国人大网

④ 收到法院的传票15天内交答辩状,不交有没有什么影响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不按法律规定递交答辩状的,并不影响法院审理,所以不交也没有什么影响。

⑤ 民事诉讼:如果被告没在答辩期限届满前提交答辩状,法律后果为

未能在答辩期内提交答辩状的,可以在参加庭审时进行答辩。如果你需要向法庭提交证据,必须在提交答辩状的期间内,将证据的复印件一并提交法庭。证据的原件则待正式开庭时带到法庭质证。

⑥ 被告答辩状什么时候提交法院

分以下两种情况:

1、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住所的,被告答辩状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

2、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答辩状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三十日内提交答辩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分别如下:

一、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1、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3、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二、 第一百六十七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三、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四、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

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6)民事诉讼法答辩状提交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答辩状的其他规定如下:

1、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2、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⑦ 答辩状可以在开庭时口头答辩吗

可以当庭口头答辩。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该法律规定比较简单,司法实践中被告进行民事答辩时的做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开庭前提交书面答辩状,有的当庭提交书面答辩状,有的没有书面答辩状而当庭口头答辩等。这些做法虽都不违反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7)民事诉讼法答辩状提交扩展阅读: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第二百六十八条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百六十九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⑧ 一审庭审后被告方是否还可以向法院提交补充答辩书

提交答辩状的时间应该在法定的期间内,被告的答辩状提交应该在受到起诉状副本的十五日内提交,超过这个期限将不能提交答辩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二十五条 送达起诉状和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8)民事诉讼法答辩状提交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程序的规定: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上诉权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五条 上诉状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六条 提出上诉状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第一百六十七条 原审法院工作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

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第一百六十八条 审理范围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⑨ 新民事诉讼法对被告不提交答辩状有什么规定吗

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专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属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之一。
答辩状是法律赋予处于被告地位的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其有处置答辩权的自由,可以答辩,也可以沉默。

⑩ 民事诉讼中被告方不向法院递交答辩书 有何后果

若是没有出庭且不提交答辩书,那就推定你对原告所提意见无异议。

是否提交答辩状是你的权利,由你决定,这一权利你不行使不会对你产生不利后果;你提交的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间内向法院提供;如果申请法院取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内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如果你证据充分,你相应的主张就会得到支持。

在法院发给被告的应诉通知书上规定有时间的,一般在签收之日起15日内递交答辩状,30日内为举证期限。

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向法院说明批准后延期。

(10)民事诉讼法答辩状提交扩展阅读:

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该条第2款又规定:“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该条第1款虽然规定了被告提出答辩状的时限,但没有明确规定被告在此期间不提出答辩的法律后果。

因此从该条第2款内容看,意味着被告即使不提出书面答辩状也不会影响被告今后进行答辩。因此,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被告答辩被设计成为任意性规定,成为一项单纯的诉讼权利。被告不提出答辩状对其实体权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庭审中,被告应该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在答辩期内向法院提交书面答辩状并送达给原告的,所占比例不会高于10%;二是律师工作实践也证明,律师在代理诉讼案件时,也极少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提交或接到书面答辩状。

于是乎《民事诉讼法》第113条所规定的书面答辩制度视乎在诉讼实践中似乎被淡忘了。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光网 发布:2025-10-06 21:21:38 浏览:304
二建法规成绩不对 发布:2025-10-06 21:19:08 浏览:636
法律咨询服务所开业典礼策划方案 发布:2025-10-06 21:18:09 浏览:763
英文合同法 发布:2025-10-06 20:59:44 浏览:242
二建考试法规 发布:2025-10-06 20:55:30 浏览:772
201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发布:2025-10-06 20:37:55 浏览:604
法官2 发布:2025-10-06 20:11:55 浏览:743
溧水区司法局官网 发布:2025-10-06 19:54:00 浏览:976
B站法学博主 发布:2025-10-06 19:44:30 浏览:555
格雷兄弟律师 发布:2025-10-06 19:43:43 浏览: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