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劳动法试用期
Ⅰ 新《劳动法》中对“试用期”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对于不同长度的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如果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到一年之间,试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如果劳动合同期限从一年到三年,试用期不能超过两个月;而对于三年以上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六个月。
此外,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这意味着,在一次劳动合同结束后,即使再次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仍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就不能再约定新的试用期。这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避免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劳动合同法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如果劳动合同的期限不满三个月,或者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则不得约定试用期。这是因为短期合同或任务型合同往往不需要太长的时间来评估员工的能力,因此不需要试用期。
值得一提的是,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劳动合同中仅约定了试用期,而未提及具体的劳动合同期限,那么这个期限将被视为整个劳动合同期限,而非试用期。这一规定有助于防止用人单位通过缩短试用期来规避法律规定的最低合同期限。
综上所述,新《劳动法》对试用期的期限有着严格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公平公正的劳动关系。
Ⅱ 劳动法关于试用期有什么规定啊
根据2008年最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用人单位仅能与劳动者约定一次试用期。
值得注意的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这表明试用期的设定是有明确限制的,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之内,这是法律明确的规定。在试用期内,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工作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获得合理的薪酬。
此外,如果劳动合同被提前解除,试用期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如果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有权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供相关证据。而如果劳动者提前解除合同,则需根据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总之,试用期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也为双方提供一个互相了解和适应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