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

发布时间: 2025-07-25 05:44:16

A. 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区别

【法律分析】:1、二者的概念不同。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是不平等的,法律程序要求比较严格。
2、主体不同。
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其他组织。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权力,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简称为行政法主体。
3、客体不同。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各种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具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或知识产品、人格利益,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还包括权利本身。
联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媒介,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标的和利益载体,包括水、土地、房屋等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B. 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有什么区别

不同法律部门来法律关系,行政讲的自是国家行政机关贯彻落实法律的规范总和,民事则是调整民事活动中的人生和财产关系的总和。一般民事纠纷是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的,行政法律关系(即权利与义务)与民事法律关系是相互交叉的

来源成都律师网页链接

C. 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

法律主观:

行政法律关系和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有: 1、主体不同。行政法律关系在不平等主体之间产生,其他法律关系在平等主体间产生; 2、调整法律不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有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由民法典调整。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热点内容
沉迷法学 发布:2025-07-26 09:08:00 浏览:265
1999年义务兵安置条例 发布:2025-07-26 09:02:55 浏览:500
新婚姻法二十四条补充 发布:2025-07-26 09:02:53 浏览:88
刑事证据法学陈瑞华 发布:2025-07-26 09:02:16 浏览:428
为备道德 发布:2025-07-26 09:01:24 浏览:680
云南警官学院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发布:2025-07-26 09:00:34 浏览:992
卡迪夫海商法 发布:2025-07-26 08:59:59 浏览:30
漳平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26 08:58:17 浏览:319
国有企业适用劳动合同法吗 发布:2025-07-26 08:56:06 浏览:924
定金条不规范还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26 08:31:01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