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证人身份

民事诉讼法证人身份

发布时间: 2025-07-26 04:57:31

㈠ 民事诉讼证人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的证人是指除诉讼参与人 (原告、被告、第三人和代理人) 之外,了解案情,并就自己的感知向法庭陈述事实的单位或者个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第七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第七十四条 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人没有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

㈡ 证人也算涉案人员吗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证人、嫌疑人都属于涉案人员,行政案件中的被侵害人、嫌疑人和证人也属于涉案人员。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根据新《民事证据规定》第67、90条,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两类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作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2)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陈述的证言。 根据新《民事证据规定》第72、73、74条,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就作证的事项进行连续陈述。
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语言。
作证时不得以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材料的方式陈述证言。
法庭询问:审判人员可以询问证人;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人员许可后可以询问证人;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法院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证人之间进行对质。
可见,证人表达时最为关键的,是证人的陈述确实是其真实、连贯的回忆。对于当事人而言,决定申请证人出庭,就要做好准备工作,向证人释明法庭规则。

㈢ 证人证言要把证人的身份证明做进证据目录里么

证人证言在证据目录中应当包含证人的身份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若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并陈述证言,可视同出庭作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所指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情况包括:
一、年迈体弱或行动不便,无法出庭;
二、因特殊岗位需要确实无法离开;
三、路途极为遥远或交通不便,难以出庭;
四、遭遇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出庭;
五、存在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
在上述情况得到人民法院的许可后,证人可以通过提交书面证言、视听资料,或者采用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热点内容
社会与法神秘关系视频 发布:2025-07-26 18:48:09 浏览:716
黄琳庐阳法院 发布:2025-07-26 18:43:52 浏览:395
听完道德讲堂的感悟 发布:2025-07-26 18:43:14 浏览:541
盗窃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26 18:43:14 浏览:183
法规工作保障 发布:2025-07-26 18:24:45 浏览:516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什么的法律 发布:2025-07-26 18:23:52 浏览:741
司法部法规教育司 发布:2025-07-26 18:06:55 浏览:483
2014新劳动法解析 发布:2025-07-26 18:04:43 浏览:459
新劳动法调整之处 发布:2025-07-26 17:38:01 浏览:706
司法辅警考试真题 发布:2025-07-26 17:26:35 浏览: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