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八十九条

劳动法八十九条

发布时间: 2025-07-28 11:58:40

❶ 如果被员工告到劳动局后果是什么

如果用人单位被员工告到了劳动局之后,劳动局会根据员工所举报的内容进行调查,然后确定是否属实,如果属实的话,则会要求用人单位进行整改,并且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行政处罚和赔偿。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到劳动局告用人单位的,用人单位要承担什么后果要依据用人单位违法的事实而定,一般是承担行政处罚、赔偿等的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发生劳动纠纷之后,可以直接去申请仲裁的,不一定得先投诉举报。不过,要申请劳动仲裁的,需要按照下面步骤来:
1、先交申请书
首先你要从劳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书面提出申请。需要按仲裁委员会提供的《申诉书》填写一式二份,并附劳动合同、身份证复印件及相关的证据材料。
不过,申诉人要是用人单位的,还需要附营业执照有效影印件。
2、委托专业律师
要是纠纷比较复杂,损失比较大的,最好就委托不超过二名的律师参加仲裁活动。
3、举证证明
劳动争议案件一般由申诉人提供证据,也就是谁提的就谁给证据。不过因为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就由用人单位负责提供证据。
4、审理裁决
仲裁那边给时间了,你就要按仲裁庭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参加庭审活动。你是申诉人,要是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的,就按撤诉处理。被诉人要没正当理由不到庭的,仲裁庭就可进行缺席审理并作出缺席裁决。
5、裁决决定
要是你对裁决不服的,可以从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就会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用人单位被员工告到了劳动局,那就证明用人单位在一定的情况之下是违反了劳动法的。但是,用人单位被举报之后,劳动局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查,如果不属实,则不需要承担处罚和赔偿责任。如果情况属实,用人单位则需要对员工的损失进行赔偿。

❷ 员工被罚款把单位告到劳动局后果

一、员工将单位告至劳动局可能产生的后果
1、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向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的行为,用人单位面临的后果将取决于其违法行为的性质。通常可能面临的后果包括行政处罚、赔偿责任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若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劳动行政部门将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若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第九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规定延长工作时间,将受到警告、责令改正,并可能被罚款。第九十一条列举了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几种情形,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对劳动举报投诉结果不满意时的应对措施
1、直接申请仲裁:劳动纠纷发生后,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申请仲裁前,需在6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包含劳动合同、身份证复印件及相关证据材料的申诉书。
2、委托律师参与:若纠纷复杂、损失大,建议委托律师代理仲裁活动。
3、提供举证:劳动争议案件通常由申诉人提供证据,但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提供相关证据。
4、参加庭审:按照仲裁庭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庭审。申诉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的,可能被视为撤诉;被诉人不到庭的,仲裁庭可进行缺席审理并作出裁决。
5、裁决与诉讼: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提起诉讼,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法律帮助,请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❸ 公司乱罚款违反劳动法哪一条

一、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一)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
(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 违反劳动法特征
(一)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是以劳动法规定的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
(二) 法律责任只是在义务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时,才能依法追究;
(三) 法律责任具有国家的强制力。
三、违反劳动法类型
(一)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的区别:
1、无过错责任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而对于过错责任,行为人的过错是构成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
2、无过错责任只是适用于法有明文规定的场合,而过错责任则适用于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各种场合。
3、在无过错责任中,责任的确定是从受害人一方损害程度来考虑的,而且法律往往规定赔偿限额或赔偿范围,对于过错责任,在确定责任时,应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形式或程度,并且一般没有责任限额。
4、在无过错责任中,受害人只负证明损害系对方行为所致的举证责任,而被告一方则须证明自己对于损害的发生有法律规定的免除或减轻责任的事由。而对于过错责任,受害人不仅要证明其损害是由于侵害人的过错行为所致,而且要证明这种损害的范围和程度。
(二)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区别:
1、法律强制程度不同。凡法律责任都具有强制性,这是法律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的根本区别之一。然而,各种法律责任的强制性程度是不同的。行政责任的强制性程度较强,具有制裁的现实性,这表现在:(1)它们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强制追究,当事人不得和解;(2)作出追究责任的裁决一经生效,必须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赦免或拖延执行。而民事责任的强制性程度相对较弱,只具有制裁的可能性,这表现在:(1)只要不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它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平等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愿协商,自行决定;(2)对于法院作出的追究民事责任的生效判决,权利人一方也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减免对方的责任,而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判决。
2、责任的功能性质不同。行政责任有明显的惩罚性,其直接目的在于惩罚违法行为,而民事责任适用的直接目的在于补偿民事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从而有明显的补偿性。
3、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行政责任多为行政拘留、罚款等,而民事责任多为财产责任。行政责任的确定不是以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为依据,对行为人的经济处罚既可少于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也可大于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而民事责任的确定以恢复原状和等价赔偿为原则,不法行为人承担的赔偿数额一般与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相当。
4、承担责任的财产去向不同。行政责任有些也是以财产来承担责任的,如处以罚金、罚款。这些财产一律要收缴国家所有,而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交付的财产一般交归受害人所有。
四、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3、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
(一)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热点内容
监事附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7-28 17:37:22 浏览:610
广州市南沙区法院 发布:2025-07-28 17:35:17 浏览:800
组建律师团队 发布:2025-07-28 17:29:30 浏览:689
香港国安法条例 发布:2025-07-28 17:24:16 浏览:256
财经法规属于行政处分形式 发布:2025-07-28 17:18:17 浏览:803
革命道德人物事迹 发布:2025-07-28 17:16:13 浏览:375
大学经济法作业 发布:2025-07-28 17:08:14 浏览:558
餐桌立法 发布:2025-07-28 16:51:07 浏览:7
民法总则期末考试题 发布:2025-07-28 16:46:34 浏览:726
诸城法治新闻 发布:2025-07-28 16:35:21 浏览: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