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变更判决适用于
①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什么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
根据的定行政诉讼变更判决的适用条件为:
1、变更判决只能针对行政处罚行为作出,对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无权直接变更。
2、行政处罚行为显失公正。
一、 变更判决的含义是什么
1、所谓的实质是司法变更权,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2、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二、原告的义务
1、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
2、有遵守法庭纪律秩序,服从法庭指挥的义务;
3、对生效的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必须履行。
三、利害关系人定义
1、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直接当事人。
2、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②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作出变更判决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作出变更判决的情况包括,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法律、法规规定超诉前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法律依据:《中卖数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伏镇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中厅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