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入职资料的规定
1. 用人单位要入职者提供身份证原件正常吗
这是必须的。依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四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录用登记、核查材料应当妥善保管。
《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劳动法关于入职资料的规定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员工注意事项:
第一,在招录应聘时,用人单位应要求劳动者提供离职证明等证明与其他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终止的证明文件,必要时,应要求劳动者在离职证明中注明其与原公司无任何劳动纠纷;
第二,通过声明、劳动合同约定等方式,要求员工保证其不存在其他劳动关系,并在员工手册中写明若劳动者虚假承诺,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当然,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应符合法律规定的制定程序,且规章制度中就应该有相应的约定;
第三,对于劳动者提供的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和途径进行背景调查。
用人单位应尽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 入职应该提供离职证明原件还是复印件合同法怎样规定的
入职提供离职证明原件和复印件都可以。因为办理社保、公积金等都需要离职证明的原件,所以建议离职证明原件本人保留,可提供离职证明原件给用人单位审查,但是上交入职资料为离职证明复印件。
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离职证明注意事项
1、开离职证明要注意必须的格式。
2、开离职证明必须要盖“鲜章”也就是离职证明复印是无效的。
3、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公章或者人事章。
离职证明的用途
1、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解除劳动关系;
2、证明按照正常手续办理离职;
3、证明是自由人,可以申请失业金或应聘新的职位;
4、可以凭此转你的人事关系、社保、公积金等等。
(2)劳动法关于入职资料的规定扩展阅读:
离职证明的相关规定
我国现行法律尚没有关于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的完整、明确的规定,只有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从办理失业保险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角度,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也引发了劳动者再次就业应持有离职证明书、原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书的社会议论和呼声。
借鉴国际经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和劳动者的权益,本法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的法定义务。
离职员工可以向人力资源部申请填发离职证明书,人力资源部发出的离职证明书只证明离职员工的受雇日期、职位及其离职原因。一般被开除的职工是填发开除证明书而不填发离职证明书。
因为离职证明书没有确定的交阅单位,所以不必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须写上开证明的日期。
3. 劳动法哪条规定员工入职必须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就要给员工支付两倍的薪资谢谢
《劳动法》并未明确规定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否则雇主需支付双倍工资。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合同,雇主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书面合同的签订。若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合同,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雇主应向员工支付每月两倍的工资。此外,《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签书面合同。支付双倍工资的起始时间为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签书面合同的前一日。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2023前的法律法规,最新法律法规变化可能影响上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