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最新劳动法关于工资

最新劳动法关于工资

发布时间: 2025-07-29 18:58:40

Ⅰ 新民法劳动法拖欠工资的规定

一、劳动法对拖欠工资的规定
劳动法对拖欠工资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点:
1、雇主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劳动者本人工资;
2、雇主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3、工资支付应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每月按时足额支付,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发工资。
二、公司诈骗的处罚标准
公司诈骗的处罚标准如下:
1、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三、劳动法中关于拖欠工资的定义
劳动法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支付应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每月按时足额支付,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发工资。
四、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因素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参考以下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其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五、劳动法中关于工资支付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六、劳动法中关于拖欠工资的界定
1、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每月应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具体支付时间由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规定,未按时支付的即为拖欠。
2、非全日制用工(小时工)的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天,具体支付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未按时支付的即为拖欠。
七、拖欠工资的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
4、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Ⅱ 劳动法新规2024年拖欠工资会怎么处罚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会被加倍赔偿劳动者、被人社部门列入黑名单、吊销营业执照、判刑等。工资一般到时按月发放,用人单位不能找各种违法的理由拖欠工资,劳动者遇到拖欠工资的侵权行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一、劳动法新规拖欠工资会怎么处罚?

单位拖欠工资将会有这四大处罚:

1、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

劳动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如果逾期不支付,即会责令公司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员工加付赔偿金。

2、接受人社部门的处罚

对无故拖欠数额大、时间长、性质恶劣的公司,按照有关规定,通过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省社会信用体系向社会公布,并记入相关“黑名单”。

3、接受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罚

对拖欠、未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以及逾期拒不支付的建筑施工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依法停止其投标资格、清出建筑市场等,并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4.接受刑事处罚

公司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员工工资,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员工工资,数额较大,经有关机关监督后仍不肯支付工资的,即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构成该罪的,具体要接受以下处罚:

1、将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造成严重后果的,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公司老板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会根据具体情况接受以上的处罚。

二、工资多久不发算拖欠工资?

工资应当按月发放,因此当用人单位超过30天还未结算工资的,即为无故拖欠工资。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了服务,用人单位就的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报酬,一般工资待遇在劳动合同中都应该体现,如果用人单位违约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来执行,那么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劳动总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来维权。

Ⅲ 劳动法工资发放时间规定及违法

一、《劳动法》关于工资发放时间
1、《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7条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二、工资概念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如月薪酬、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但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 社会保险费;
2) 劳动保护费;
3) 福利费;
4) 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 计划生育费用;
6) 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三、什么是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是指与工资决定和工资分配相关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方法。它包括工资原则、工资水平、工资形式、工资等级、工资标准、工资发放等内容。
四、加班工资报酬怎么算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单位不安排年休假,或安排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天数的,应在本年内对职工未休的天数,按日工资收入3倍支付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的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五、违法拖欠工资的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Ⅳ 最新《劳动法》关于工资拖欠的规定

对于拖欠工资问题,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用人单位若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发放薪酬,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寻求合法处理。
2.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纠纷中,若双方无法协商或协商无果且未履行和解协议,均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如对仲裁结果不满,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3.法院起诉。
如持有欠条,可携带相关证件、材料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欠款。
若用人单位仍拒不支付,劳动者可在判决书规定期限届满后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4.申请支付令。
如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发放薪酬,劳动者可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请求法院发布支付指令。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Ⅳ 浙江劳动法新规定关于病假薪资怎么样

根据浙江的薪资标准规定,病假期间的薪资标准需要根据工龄来进行计算,工龄不足十年的,病假期间的薪资标准是在基本薪资的百分之七十,而如果工龄在三十年以上的,病假期间的薪资标准则按照百分之95发放。 《最新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第四条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
(四)连续工龄满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
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经济效益差,难以达到上述标准的企业,经本企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可以适当下浮。下浮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各个档次标准的5%。如情况特殊超过5%的,应报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第五条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5%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第六条原系全国劳动模范、省(部)级劳动模范以及部队军以上单位曾授予战斗英雄或曾荣立一等功并一直保持其荣誉的职工,在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第七条职工患病,在医疗期内停工治疗期间,每月领取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八条职工患病,医疗期满或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恢复工作的,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按有关规定作退休、退职或一次性处理;属于大部分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医疗期满后,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第九条凡弄虚作假,开假证明病休的,一经查实,按旷工处理。
第十条本规定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相关政策:
《关于转发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浙劳险〔1995〕231号》
《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
劳动法统一的病假期间的薪资标准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定,而根据每个地方的具体实施标准,也是有所不一样的,比如浙江的病假期间的薪资标准是需要根据工龄来进行计算的,工龄越长,扣除的工资就越少。

热点内容
今生做法官 发布:2025-07-30 06:25:53 浏览:684
法律上有什么性质的责任 发布:2025-07-30 06:15:54 浏览:628
最新婚姻法结婚年龄2018 发布:2025-07-30 06:12:14 浏览:110
社会与法回家的路上六 发布:2025-07-30 06:10:53 浏览:680
劳动法1995年规定缴纳社保 发布:2025-07-30 06:08:48 浏览:419
政策是规章吗 发布:2025-07-30 06:08:47 浏览:186
2018年新婚姻法房子增值怎么算 发布:2025-07-30 05:59:49 浏览:737
计量设备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30 05:49:36 浏览:358
单位合同造假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30 05:47:49 浏览:353
长沙望城法律援助 发布:2025-07-30 05:42:56 浏览: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