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深圳劳动法辞退孕妇赔偿

深圳劳动法辞退孕妇赔偿

发布时间: 2025-08-01 07:36:25

㈠ 单位开除孕妇赔偿标准是什么

赔偿的标准是:
1、如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须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2、单位在产上假之前辞退怀孕职工,应支付产假工资:产假128天×津贴或工资= 元;
3、补缴相应社会保险。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6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第87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4条规定: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㈡ 深圳辞退孕妇补偿标准2024是什么

1、在孕妇本身有符合《劳动合同法》39条的情形下,公司将其辞退的,此时公司没有责任,解除了劳动合同之后也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2、若是公司违法解除与孕妇的劳动合同,将其辞退的话,则此时应当支付赔偿金,一般赔偿金就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

一、深圳辞退孕妇补偿标准是什么

首先,公司并不能仅以员工怀孕为由,便要求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其次,此时该类辞退用人单位构成违法解除,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向单位主张经济赔偿金。经济赔偿金按照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相当于二个月工资数额的经济赔偿金。

1、若怀孕女职工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情形,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若怀孕女职工不存在法定过错,则属于违法解除,应当支付赔偿金:二倍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里第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87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孕妇辞职有没有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对怀孕女职工的特殊保护。该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单方解除与怀孕女工的劳动合同。

但是,如果是怀孕女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

公司要辞退孕妇的,首先若是因为孕妇自身有重大过错,即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情形,那么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承担经济补偿金。但要是公司违法辞退孕妇,则此时需要按照经济补偿金的2倍来对孕妇作出赔偿,这也就是公司在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㈢ 公司开除孕妇赔偿标准怎么算

在员工怀孕期间,公司不得无正当理由解雇该员工,否则需按法律规定进行赔偿。以下是具体的赔偿标准:
1. 如果公司在员工怀孕期间解雇员工,这被视为违法解雇,公司需支付相当于两倍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2. 赔偿金的计算方式为:将员工的工作年限乘以其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再乘以2倍。
3. 公司在员工怀孕、产期和哺乳期间解雇员工,需支付这段时间的工资。
4. 经济补偿金应根据员工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工作六个月以上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足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关于公司解雇员工的相关规定如下:
1. 解雇的原因不同,通知方式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公司因经济原因裁员需提前30天通知员工,并支付经济补偿。
2. 因员工身体或能力问题解雇员工,同样需要提前30天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
3. 在试用期内解雇员工无需提前通知,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4. 违法解雇员工无需提前通知,但属于违法行为,需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
企业解雇孕妇的赔偿标准如下:
1. 如果公司在员工产假前解雇怀孕员工,应支付产假工资,即128天的产假津贴或工资。
2. 需支付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的工资。
3. 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应一并发放。
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在段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已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流产的医疗费用,已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依据: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热点内容
海南大学法律硕士学制 发布:2025-08-11 18:03:41 浏览:590
会签名却只盖章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1 18:03:41 浏览:690
商法的程序 发布:2025-08-11 17:56:15 浏览:569
有没有土方法治灰指甲 发布:2025-08-11 17:48:44 浏览:608
瓯海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8-11 17:47:15 浏览:243
寻甸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11 17:36:59 浏览:12
离婚律师艳艳 发布:2025-08-11 17:36:20 浏览:199
个体工商户的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1 17:35:07 浏览:434
上海交大法律硕士2011年分数线 发布:2025-08-11 17:34:54 浏览:301
法院和检察院职权 发布:2025-08-11 17:19:17 浏览: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