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单选题

民事诉讼法单选题

发布时间: 2025-08-01 16:32:50

㈠ 2020法考客观题【民事诉讼法】-单项选择题【4.28】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三/35)

A.根据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B.根据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C.根据其规定的内容,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D.根据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参考答案

1、【考点】民事诉讼法的属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的性质,属于纯理论性的考查。

从民事诉讼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来看,它调整的是民事诉讼关系,是社会关系中具有自身独立特点的一类社会关系,这决定了民事诉讼法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所以根据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A项错误,不当选。

民事诉讼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属于基本法,仅次于根本法——宪法。B项错误,不当选。

从民事诉讼法的内容来看,它规定的主要是程序问题,因此它属于程序法。C项正确,当选。

根据公法与私法的标准划分,民事诉讼法主要是调整国家机关与民事主体在解决民事纠纷过程中的关系,体现了国家的公权力,所以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注意,调整个人之间私人关系的才是私法,典型的如民法。D项错误,不当选。

㈡ 2020法考模拟题【民事诉讼法】诉的分类的单项选择题(9.27)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案件,哪一选项对诉的种类的表述是正确的?

A.王某与马某离婚后,儿子甲由马某抚养,王某见马某失业不能很好地抚养甲,于是向法院请求将甲的抚养权归自己,属于给付之诉

B.张某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李某返还3万元借款,李某辩称借款已还,属于确认之诉

C.石某起诉王某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属于变更之诉

D.朱某起诉于某要求于某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于某对朱某提出的货款数额有异议,属于确认之诉

参考答案

1.【考点】诉的分类

【难度】★★

【答案】C。解析:按照当事人诉讼请求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诉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变更之诉。确认之诉是指原告请求法院确认民事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诉。变更之诉是指原告请求法院以判决改变或者消灭既存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诉。给付之诉是指原告向被告主张给付请求权,并要求法院对此作出判决的诉。

王某向法院请求将甲的抚养权归自己,是对抚养关系的变更,属于变更之诉,而不是给付之诉。A项错误,不当选。

张某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李某返还3万元借款,属于给付之诉。李某辩称已还借款,只是对原告请求的否认。B项错误,不当选。

石某起诉王某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属于变更收养关系的变更之诉。C项正确,当选。

朱某起诉于某要求于某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是典型的给付之诉。D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C。

㈢ 西北师大函授2014级本科法学专业民事诉讼法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民事诉讼——是指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裁判民事争议的程序和制度。
2、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为奇数的审判人员组成审判庭,以人民法院的名义,具体行使民事审判权,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3、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后,终审判决作出之前,因为当事人一方生活或者
生产或者权利维护的迫切需要,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对方当事人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其他财产,实施或停止某种行为,并立即付诸执行的一种制度。
4、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
5、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提出的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申请,不经过开庭就直接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如果债务人不在法定期间内提出异议,则该支付令就具有强制执行力的程序。 6、民事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B )
A、独任制 B、合议制 C、审判委员会 D、两审终审制 2、下列人员不属于回避人员的是( D )
A、书记员 B、鉴定人 C、勘验人 D、证人
3、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由( A )人民法院管辖。 A、原告住所地 B、被告住所地
C、被告原来的居住地 D、被告最后居住地 4、在下列选项中,( C )属于我国法定的民事证据种类。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证人证言 D、原始证据 5、用以证明房屋修建年代的刻有修建时间的墙砖,属( A )
A、书证 B、物证 C、既是书证也是物证 D、既非书证,也非物证
6、诉讼进行中,一方当事人死亡,人民法院应当( D )
A、裁定延期审理 B、裁定中止诉讼
C、裁定终结诉讼
D、根据具体情况,或裁定中止诉讼或裁定终结诉讼
7、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或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 B ) A、可以受理 B、不予受理
C、应予受理 D、视情况决定是否受理 8、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是( D )
A、达成调解协议时 B、任何一方收到调解书时
C、调解书盖上法院印章时 D、双方当事人签收时
9、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示催告期间,由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决定,但不得少于( B ) A、30日 B、60日 C、3个月 D、6个月 10、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一律实行( A ) A、一审终审 B、两审终审 C、独任制 D、合议制 三、简答题(共36分)
1、应当回避的情形有哪些。(8分)
答:(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2分)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2分)。
(3)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2分) (4)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2分)
2、属于专属管辖的案件有哪些。(6分) 答:(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分) (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分) (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分)
3、民事判决与民事裁定的区别。(8分)
答:(1)处理的对象不同:民事裁定主要用于对程序问题的处理;民事判决用于对实体问题的处理。(2分)
(2)适用的阶段不同:民事裁定既可在诉讼阶段适用,也可在执行阶段适用;判决只有在诉讼阶段才能适用。(2分) (3)上诉的期间不同:不服裁定上诉期间为10天;不服判决上诉期间为15天。(2分) (4)形式不同:裁定既可用书面形式又可以用口头的形式;判决必须以书面的形式。(2分)
4、民事诉讼中无需证明的事实有哪些。(14分) 答:(1)众所周知的事实。(2分) (2)自然规律及定理。(2分)
(3)推定的事实。(2分)
(4)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2分) (5)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2分) (6)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2分) (7)自认的事实。(2分)
四、论述题(26分)
1、论民事诉讼的开庭审理程序。(14分)
答:(1)开庭准备。(3分)
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日期;发布开庭审理公告;书记员查点出庭人员、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宣布开庭。 (2)法庭调查。(3分)
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宣读鉴定意见;宣读勘验笔录。 (3)法庭辩论。(4分)
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4)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4分)
案件评议是在法庭辩论结束后,合议庭成员以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内容为基础,认定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适用实体法对案件得出结论的活动。
宣告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将经过合议作出的民事判决,向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以及社会公开宣告的活动。

2、论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12分)
答: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的主要联系:
(1)两者的最终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护民事权益,解决民事纠纷,维护私法秩序。(2分) (2)两者相互交叉:一方面民事审判程序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如果当事人不主动履行,最终需要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另一方面即使在审判过程中,有时也会涉及到执行的问题。(2分) (3)两者都属于广义的民事诉讼程序。(2分)
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审判程序的主要区别:
(1)两者的直接目的不同:审判程序主要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争议;执行程序是为保护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得以实现、民事义务得以履行。(2分)
(2)两者的基础不同:审判程序是以法院的审判权和当事人的诉权为基础;执行程序是以国
家的民事执行权和当事人的执行申请权为基础。(2分)
(3)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对于每一个民事案件,都必须要经过审判程序;但只有当事人不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才会经过执行程序。(2分)

㈣ 2021法考模拟题【民事诉讼法】单项选择题(11.25)

一、单项选择题

1.吴某因借款纠纷将蓝点公司诉至法院,吴某委托其在律所工作的冯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若诉讼过程中,蓝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则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的诉讼行为无效,本案应重新审理

B.吴某委托了诉讼代理人后,仍应出庭。若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庭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C.冯律师的权限范围和代理事项由被代理人吴某决定

D.如果冯律师的权限有所变更,则吴某应书面告知蓝点公司

参考答案

1.【考点】诉讼代理人

【难度】★★

【答案】C

解析:《民诉解释》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诉讼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变更的,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继续进行诉讼,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的诉讼行为有效”。据此,蓝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诉讼过程中进行变更的,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的诉讼行为并不因新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而失效,其诉讼行为有效。A项错误,不当选。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之后,本人可以不出庭,但离婚案件除外。本题中,吴某与蓝点公司之间的案件是借款纠纷,并非离婚案件,吴某委托了诉讼代理人后,可以不出庭。B项错误,不当选。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第一、二款规定,“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诉讼代理人的权限范围和代理事项都应在授权委托书中记明。对申请回避、代为接受法律文书等事项有一般授权即可,但对于承认、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提起反诉或上诉等事项,需要经过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由此可知,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范围和代理事项由被代理人决定。C项正确,当选。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据此,诉讼代理人冯律师的权限有所变更的话,吴某应书面告知人民法院,然后由人民法院通知蓝点公司。D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C。

㈤ 民事诉讼法考试分值

民事诉讼法在司法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分数分配如下:


在2008年的司法考试中,民事诉讼法在第三卷部分的考察非常细致。单选题部分,从第33题到第50题,总共涉及到18分。多选题部分,从第79题到第90题,分值为24分。而在不定项选择题中,第97题到第100题的答题分数为8分。这些题目主要集中在第三卷中,展示了其在考试内容中的重要性。


此外,在第四卷的第四题中,第6问的分值大约为4分,为考生提供了深入理解民事诉讼法的机会。第五题则更为复杂,第2问到第5问的分值约为15分,这部分内容可能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应用。综合起来,第四卷的这部分得分也不容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民事诉讼法的考试内容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了多次修订,包括1991年4月9日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初次修正,以及2007年和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两次修正。这些修订确保了考试内容的与时俱进和法律适用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2008年民事诉讼法在司法考试中的总分值为69分,对考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考生的考试成绩和未来法律职业的准备。




(5)民事诉讼法单选题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形式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或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指除了民事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规定。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民事诉讼法进行较大规模的修改。

㈥ 法考科目及分数分配

法考科目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客观题总分为300分,分值分布为单选题50题,每题一分,共50分;多选题35题,每题两分,共70分;不定项选择题15题,每题两分,共30分。主观题总分为180分,包含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主观题共5道题,第一题为法治思想论述题,计38分;第二题为刑法,计36分;第三题为刑诉,计27分;第四题为民法、民诉、商法综合,计52分;第五题为行政法和商法选做题,计27分。法考客观题全国合格分数线为180分,主观题全国合格分数线为108分。法考要求两年内通过,客观题成绩在本年度和下一个考试年度内有效,主观题成绩有效期为一年。

㈦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 )人民法院执行。 选项: a、债务人所在地 b、被执行的财产所在

您好!正确答案是选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热点内容
全椒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8-11 18:34:39 浏览:919
海南大学法律硕士学制 发布:2025-08-11 18:03:41 浏览:590
会签名却只盖章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1 18:03:41 浏览:690
商法的程序 发布:2025-08-11 17:56:15 浏览:569
有没有土方法治灰指甲 发布:2025-08-11 17:48:44 浏览:608
瓯海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8-11 17:47:15 浏览:243
寻甸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11 17:36:59 浏览:12
离婚律师艳艳 发布:2025-08-11 17:36:20 浏览:199
个体工商户的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1 17:35:07 浏览:434
上海交大法律硕士2011年分数线 发布:2025-08-11 17:34:54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