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劳动法节假日
Ⅰ 深圳最新颁布的劳动法中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一年有几天,具体是哪些节假日
1、元旦3天(法定一天)
2、春节7天(法定三天)
3、清明3天(法定一天)
4、五一3天(法定一天)
5、端午3天(法定一天)
6、中秋3天(法定一天)
7、国庆7天(法定三天)
Ⅱ 深圳节假日工资怎么算
一个月的假期不固定,周一到周五上班,国家法定节假日不上班。深圳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以周、日、小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其工资折算按照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每月平均工作二十一点七五日计算。
加班工资支付标准:
(一)安排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支付;
(二)安排员工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二百支付;
(三)安排员工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支付。
工资支付一般规定?
1、用人单位应当通过集体协商或者其他民主方式依法制定工资支付制度,并向本单位全体员工公布。
2、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约定工资及其支付周期、支付日等内容。
第十条实行年薪制或者按照考核周期支付工资的,应当每月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的标准预付部分工资。
加班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3、工资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第七日;工资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的一个月;工资支付周期在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的六个月。
工资支付日遇法定休假节日或者休息日的,应当在之前的工作日支付。
4、用人单位因故不能在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支付工资的,可以延长五日;因生产经营困难,需延长五日以上的,应当征得本单位工会或者员工本人书面同意,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5、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依法解除或者终止的,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一次付清;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工资,可以在约定的支付日期支付。
综上所述:在下班结束之后加班的,加班工资应该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如果是在休息日加班且不能补休的,加班工资应不低于每日工资的百分之两百。如果是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工资不低于百分之三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Ⅲ 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法定节假日
我们知道,法定节假日是我们应享有的假期,劳动法对此有明确规定。以下是劳动法对法定节假日的规定:
一、法定节假日的规定
1.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以下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2.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支付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
1. 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3.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三、国家法定节假日值班的计算
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加班指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继续从事本职工作。而值班并非一个法律概念,也缺乏法律依据。通常认为,值班是指职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负担一定的非生产性、非本职工作的责任。判断加班与值班的主要依据是看劳动者是否继续在原来的岗位上从事本职工作,或者是否有具体的生产或经营任务。通常认为,值班期间劳动者并不直接从事劳动,亦不存在工作任务,其仍然处于休息之中,因此值班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加班,不应由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但不管值班人员是睡觉还是要巡视,主要是安全与值班时间的一些事务处理。在值班期间假如发生意外应及时处理或告知,否则由于值班人员的失职而让企业的财与物受到损失的,同样需要承担一定责任。安排劳动者值班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值班费或值班津贴的标准按照用人单位相应的规章制度执行。
四、法定节假日的具体放假安排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如下:
1.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2. 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3. 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
4.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节假日的工资支付计算标准分为不同的情况:
1.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为365天减去104天(休息日)减去11天(法定节假日),等于250天。季工作日为250天除以4季,等于62.5天;季月工作日为250天除以12月,等于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乘以8小时。月计薪天数为365天减去104天除以12月,等于21.75天。
以上内容是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对法定节假日规定的正确理解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