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主体

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主体

发布时间: 2025-08-03 19:38:18

『壹』 行政法规是由哪个部门制定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以下是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的一些关键点:

  • 制定主体: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明确为国务院,由其部长负责。
  • 制定目的与依据:行政法规是为了管理和指导国家各项行政工作,依据相关法律并遵循特定程序制定的。
  • 制定范围:行政法规涵盖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及外事等多个领域。
  • 起草与制定程序:国务院法制机构或相关部门负责起草行政法规,关键的行政管理法规草案通常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在制定过程中,会广泛听取各机关、组织、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通过座谈会、论证会或听证会等形式进行。
  • 立法权限: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明确了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且行政法规的权限中不包括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依据相关法律和程序制定的,用于管理和指导国家各项行政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贰』 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

1. 宪法的制定主体是全国人大。
2. 法律的制定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 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
4.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是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省会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5.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是自治地方的人大。
6. 经济特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是经济特区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制定。
7. 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省会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政府。
8. 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是特别行政区自行制定,而制度方面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
9.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制定主体为国家之间缔结或加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由委员长会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负责编制立法规划和拟订年度立法计划,并督促其落实。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等程序也有明确的规定,确保立法的及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叁』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区别

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在制定主体、效力层级上有明确的区别。

首先,在主体规定上,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行政规章则由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关,如央行、审计署等制定。

其次,从法律效力看,行政法规在三者中具有最高地位。规章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并未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国家设定了裁决机制以解决冲突。当出现效力冲突时,由人大常委或国务院进行裁定。根据《行政立法法》第八十条,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第八十二条指出,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具有同等效力。从法律逻辑推理,地方性法规在效力上高于行政规章。

总体而言,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在制定主体、法律效力上有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正确识别和适用不同类型的法规。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需根据法规的层级、制定主体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肆』 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是哪个部门

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是国务院。具体说明如下:

  • 制定主体: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务院是负责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
  • 公布方式: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 行政法规的重要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为各类行政行为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热点内容
民法典新的婚姻政策 发布:2025-08-12 07:35:02 浏览:457
上海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2 07:34:20 浏览:799
合同法法基础知识 发布:2025-08-12 07:25:38 浏览:31
县城区法院 发布:2025-08-12 07:21:21 浏览:127
赠与声明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12 07:20:48 浏览:568
论述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发布:2025-08-12 07:20:44 浏览:865
货物交付合同法 发布:2025-08-12 07:18:22 浏览:506
如皋司法局丛 发布:2025-08-12 06:59:42 浏览:478
劳动法高危行业补贴 发布:2025-08-12 06:53:43 浏览:30
山东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 发布:2025-08-12 06:52:16 浏览: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