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劳动法自离
发布时间: 2025-08-05 08:22:49
A. 员工自离按劳动法怎么办
员工自离按劳动法规定,应当赔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具体规定及注意事项如下:
提前通知义务: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则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赔偿责任:
- 若劳动者未按照上述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即解除劳动合同,则应当赔偿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这包括但不限于因员工突然离职导致的生产中断、招聘和培训新员工产生的费用等。
法律依据:
- 上述规定及赔偿责任均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用人单位在面临员工自离情况时,可以依据该法规定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注意事项:
- 用人单位在要求员工赔偿经济损失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损失的存在及损失与员工自离之间的因果关系。
- 双方也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赔偿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综上所述,员工自离时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否则可能需要承担因自离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B. 新劳动法主动辞职怎么赔偿
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二是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
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三是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自离,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