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中具体行政行为与刑事行为

行政法中具体行政行为与刑事行为

发布时间: 2025-08-06 20:51:18

A. 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有什么区别

区别:

1、刑事责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我国的刑法对此作了全面详尽的规定。

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行政责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政处分,再就是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制度的法律依据是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合同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民事责任的责任形式有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以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这些责任形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2、行政责任是指个人或者单位违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违反纪律的行为或者是尚未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给予的纪律制裁。其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等。

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单位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这5种主刑,还包括剥夺政治权利、罚金和没收财产3种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主刑合并适用。

法律责任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因此需要在法律上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保证法律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以达到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同时也保障个人和单位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不受追究。

B. 关于行政法,你到底了解多少

      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法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认识到一个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时,那我们才能准确判断它的救济方法。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就特定事项对特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面行政职权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可诉的,而其他几种行为是不可诉的,这是最本质的区别。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吧。

1.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处分性。

2.具体行政行为具有特定性

特定性要求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不能反复适用。特定性区分于抽象行政行为。所谓抽象行政行为,是指针对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能够反复适用的行为。

3.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外部性

外部性区别于内部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隶属于其自身的组织或个人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内部行政行为包括人事处理、行政机关公文来往、职权调整。对于内部行政行为的救济方式是申诉。

4.具体行政行为具有职权性

职权性要求客观上看授权,主观上看目的。职权性,区别于刑事司法行为。所谓刑事司法行为,是指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按照《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主要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搜查、扣押和通缉。

5.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单方性

单方性要求行政机关是否平等协商,是否强制。单方性,区别于行政协议。行政协议也称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

综上所述,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以及与其他行为的区别。

C. 刑事犯罪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

一、从行为结果上判断。行为相同,如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影响相对恶劣,就是刑事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则是普通违法案件。如交通肇事案件,如果造成3人以上重伤或者1人以上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如少量饮酒驾车但经检测未达到醉酒的标准,则应为普通违法案件。
二、从情节是否严重来判断。根据《刑法》的规定,有些罪的构成必须具有“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这一条件,如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遗弃罪等。如果行为人具有相同行为,但在情节上没有达到恶劣或严重的程度,就不能作为刑事案件进行处罚,只能给予行政处罚。
三、从涉案数额上判断。根据《刑法》的规定,有些犯罪的构成在数额上需要达到“较大”的标准,如侵犯财产类的犯罪,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等。如果在数额上达到了“较大”的程度,则属于刑事案件,否则属于普通的违法案件。
四、从主观目的上判断。相同的行为,以营利为目的的,构成刑事案件。相反,非以营利为目的,则为普通违法案件。例如,以营利为目的,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的,是刑事案件;不以营利为目的介绍或容留卖淫、嫖宿暗娼的,则是普通违法案件。
五、从行为侵犯的对象上判断。如果侵犯的是价值较高的对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反之则为普通违法行为。例如行为人故意毁坏国家珍贵文物或者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就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毁损或捕杀的是一般文物或动物,则属于普通违法案件。
六、从行为手段上判断。例如,妨害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如果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没有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则是普通违法案件。
七、从行为人作案次数判断。行为达到一定作案次数的,就构成刑事犯罪,否则为一般违法行为。例如,一年以内在公共场合或入户盗窃三次以上的,即构成盗窃罪;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次数的,即为普通违法案件。
八、从是否以某种违法行为为生或为业判断。如果以某种违法行为生或为业,则构成犯罪,否则一般视为违法。如以营利为目的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或开设赌场的,这都是以赌博为生或为业的,即构成赌博罪;如果只是为了娱乐,偶尔朋友聚聚玩玩牌,打打麻将,则不构成犯罪。
九、从是否可能造成某种严重危险判断。如破坏交通设施,足以造成火车、汽车等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属于刑事犯罪;如果没有造成这种危险的,只是轻微的破坏,则属于普通违法案件。

D. 行政和刑事的区别

行政与刑事的区别如下:
1、刑事主要适用于存在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或惩罚,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2、行政主要是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方面,主要适用于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行政磨散责任和刑事责任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册兄法行为。
2、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相关规定决定;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
3、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御姿链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瞎配氏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镇孙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卖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E.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如下:
1、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行政违法具有违法性,侵害了受行政法保护的行政关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其次,行政违法在性质上属于一般违法,其社会危害性较小,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
2、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规范和侵犯民事权利的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刑法,达到或必须接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一般表现在具有社会危害性、具有刑事违法性、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F. 刑事跟行政有什么区别

刑事和行政区别两者在适用法律、案件的情节等方面存在区别。
一、区别
1.刑事主要适用于存在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或惩罚,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2.行政主要是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方面,主要适用于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3.针对的行为和适用对象不同。行政案件行政违法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刑事案件针对的是犯罪行为。
4.案件产生的原因不同。行政案件因行政管理或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产生;刑事案件因违反刑法而产生。
二、行政案件申诉与诉讼的区别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案件申诉与诉讼主要的区别包括:
1、性质不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处理机关是不同的,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这决定了它们行为性质上的区别: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属于行政行为;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属于司法活动。前者受行政程序法即行政复议法调整,后者则受诉讼法即行政诉讼法支配。
2、受案范围不同。行政复议范围大于行政诉讼范围。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必然属于行政复议范围;但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未必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
3、审查标准不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但其审查标准是不同的。行政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进行审查;行政诉讼原则上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对不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予审查。此外,行政复议法对复议的申请范围作了扩大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更全面的保护。
4、审理方式和审理制度不同。行政复议一般实行书面复议制度,也就是说复议机关在审理复议案件时,仅就行政案件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不传唤申请人、被申请人、证人或其他复议参加人到庭,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而行政诉讼一般不实行书面审理制度,当事人双方必须到庭,相互答辩。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也就是说对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一般不得再请求复议;而行政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裁判不服的,可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条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G. 刑事和行政什么区别

刑事和行政区别 两者在适用法律、案件的情节等方面存在区别。刑事主要适用于存在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或惩罚,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行政主要是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方面,主要适用于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热点内容
司考刑法的解释 发布:2025-08-12 03:39:25 浏览:801
婚姻法婆婆 发布:2025-08-12 03:38:32 浏览:73
新婚姻法女性流产 发布:2025-08-12 03:38:29 浏览:479
大使馆刑法 发布:2025-08-12 03:24:54 浏览:770
法治政府必须符合 发布:2025-08-12 03:18:48 浏览:591
司法清苑小区 发布:2025-08-12 03:04:37 浏览:836
广州残疾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12 02:53:10 浏览:365
立法决策类型 发布:2025-08-12 02:52:35 浏览:793
下列法律中属于经济法的 发布:2025-08-12 02:46:08 浏览:806
英语的说明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2 02:46:08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