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上的期间

行政法上的期间

发布时间: 2025-08-07 08:17:16

『壹』 民法行政法中规定的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条规定,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第二百零一条规定,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自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开始计算。
第二百零二条规定,按照年、月计算期间的,到期月的对应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没有对应日的,月末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
诉讼期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1、未定有清偿期的债权,自债权人请求时起算;定有清偿期的债权,自期限届满时起算。
2、附停止条件的请求权,自条件成就之时起算,因为条件成就前,其权利尚属不可行使的期待权。
3、损害赔偿请求权,应视请求权发生的事实性质而定:
(1)对于因债务不履行而生的债权之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自债务不履行时起算。
(2)对于因人身受伤害而发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3)对于其他的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其时效期间应自权利人已知或应知其权利受损害及侵害人为谁时起计算。
综上所述,民法中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按照年、月、日计算的,开始的当日不计算,从下一日才开始计算。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民法期间计算单位的有哪些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知识想了解,欢迎登陆找法网,我们会有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贰』 法律上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分别算多少天 (如果各种法规上有不一样的请详细说明)

一般 一个月 就是30天 3个月 就是 90天 6个月 就是180天
当然如29天啊 28天的 也算一个月 31天的也算1个月。

『叁』 2010年司法考试必备之《行政法》讲义(四)

2010年司法考试必备之《行政法》讲义(四)
第四章 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我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一、初创阶段(1949-1957年)

这是中国行政法制开始生长和发展的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行政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工作方式和责任。同时,国家还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机关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务,以及人、财、物各个领域管理的权限及管理方式。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国家共颁布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829项。这个时期,国家还建立了行政监察制度和公民控告政法英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制度。

二、停滞和遭受摧残阶段(1957-1978年)

这是中国行政法制发展缓慢、徘徊、停滞和倒退的时期。其中“*”十年,行政法制更是历经磨难和备受摧残。

三、重建和反展阶段(1978-1989年)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通过,是中国行政法制重建和走向发展的新巧慧滚时期。这期间,最主要的工作有五项:

(一)恢复原有法制,解决行政领域无法可依的问题

(二)制定新宪法,确定行政法制的宗旨和发展方向

(三)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

(四)确立行政立法制度,健全行政法制

(五)建立行政司法制度,保障公正行政

四、发展和向新模式转化阶段(1989-)

所谓“向新模式转化”,是指行政法由原来主要适应计划经济的模式向现在适应市场经济的模式转化,由过去主要执行管理职能的模式向现在既具管理职能,又具控权职能的模式转化。这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

(一)在行政管理领域确立依法行政原则

(二)制定行政诉讼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

(三)制定国家赔偿法,建立行政赔偿制度

(四)制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建立公务员制度

(五)制定《行政监察法》,完善行政法制监督

(六)健全行政程序法制,加强对行政权行使过程的监督和制约

第二节 我国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史前阶段”(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30年中,行政法学在我国学科分类目录上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行政法学学科并未建立起来。

二、创建阶段(1978-1985)

1983年出版的、王岷灿主编的《行政法概要》,是我国第一本行政法学统编教材。

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行政法学的教学、科研已在我国全面展开,行政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

三、全面发展阶段(1985-1989)

1985年以后,行政法学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就行政法著述来说,已达几十种之多,既有教科书,又有专著;既有研究中国行政法的著作,又有研究外国行政法的著作;既有行政法英杰政法的论著,又有译著,更有大量的论文、译文。

四、深入发展和学术流派逐步形成阶段(1989-)

1989年以后,我国行政法学深入发展,主要体现在质上,体现在深度碧虚上。这主要体现在:专题性研究成果大批涌现;行政诉讼法的研究在行政法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行政法学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若干学术流派出现。

第三节 各国行政法学的主要流派

一、行政法学主要流派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

行政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调整对象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对于行政法应如何调整此种关系,如何配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从而构成怎样的法的秩序,行政法学者有不同的主张、观点、理论,逐渐形成了行政法学的各种流派。其中主要的、较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即控权论学派、管理论学派和平衡论学派。

控权论学说主要在英美国家流行。孝余

管理论学说主要在原苏联、东欧国家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流行。

平衡论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罗豪才教授等提出。之后,平衡论学说在中国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行政法学界占主导地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平衡论持有异议,有些学者仍然主张新控权论或新管理论。

二、行政法学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

(一)控权论的基本观点

1、行政法的基本目的在于保障私人的权利和自由。

2、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控制和限制政府权力。

3、控权论特别强调严格的依法行政原则,主张严格限制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4、行政法的主要手段有两个:司法审查和行政程序。

(二)管理论的基本观点

1、行政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2、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家管理关系、规定国家管理的原则和制度。

3、管理论通常将管理原则视为法的原则,并且以坚持******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则。

4、行政法律关系主要是命令——服从关系,从而行政法的手段主要是强制和命令性的。

(三)平衡论的基本观点

1、行政法既要保障行政管政法英杰理的有效实施,又要防止公民权利的滥用或违法行使。

2、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3、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但对依法行政的内涵应予以新的解释。

4、平衡论主张综合运用行政法的各种手段,即在必要的场合运用命令、强制手段,同时在大多数场合尽量避免采用行政命令、行政制裁、行政强制手段,淡化权力色彩。

本章思考题:

1、简述控权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管理论的基本观点。

3、简述平衡论的基本观点。

4、试论我国行政法发展的社会背景。

『肆』 行政法中,复议、听证、许可等的相对人申请和行政(复议)机关答复期限。

复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除前述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依照规定接受行政复议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对依照规定属于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自接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七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接受转送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依照上述规定办理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伍』 鍦ㄨ屾斂娉曢噷闈㈢殑鏈熼棿鍐呭寘鍚浼戞伅鏃ョ殑璇濓紝鏄鍚﹁佸欢杩燂紵

鍒嗙被: 绀句細姘戠敓 >> 娉曞緥
闂棰樻弿杩:

娉曞緥瑙勫畾绔嬫堟湡闂翠负鍙楃悊鍚庣殑涓冨ぉ浠ュ唴锛屽傛灉杩欎竷澶╀腑鏈変袱澶╂槸鍛ㄥ叚鍜屽懆鏃ワ紙杩欎袱澶╀笉鏄涓冨ぉ涓鐨勬渶鍚庝袱澶╋級锛岄偅杩欎釜绔嬫堟湡闂存槸鍚﹀彲浠ユ帹杩熷埌绗涔濆拰绗鍗佸ぉ锛

瑙f瀽:

涓嶅彲浠ュ欢杩熴傚洜涓哄彧鏈夋渶鍚庝竴澶╂槸鑺傚亣鏃ョ殑鎵嶅彲浠ラ『寤朵竴澶╋紝涓闂存湁鑺傚亣鏃ョ殑涓嶈兘鎵i櫎锛屽惁鍒欏彉鎴愪簡鈥滃伐浣滄棩鈥濄

铏界劧杩欎釜闂棰橈紝琛屾斂璇夎兼硶娌℃湁鍏蜂綋瑙勫畾锛屼絾鏄鎸夋湁鍏宠勫畾锛岃屾斂璇夎兼硶娌℃湁瑙勫畾鐨勫彲浠ュ弬鐓ф皯浜嬭瘔璁肩殑瑙勫畾銆

銆婃渶楂樹汉姘戞硶闄㈠叧浜庢墽琛屻堜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琛屾斂璇夎兼硶銆夎嫢骞查棶棰樼殑瑙i噴銆嬶細

绗涔濆崄涓冩潯 浜烘皯娉曢櫌瀹$悊琛屾斂妗堜欢锛岄櫎渚濈収琛屾斂璇夎兼硶鍜屾湰瑙i噴澶栵紝鍙浠ュ弬鐓ф皯浜嬭瘔璁肩殑鏈夊叧瑙勫畾銆

銆婁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姘戜簨璇夎兼硶銆嬶細

绗涓冨崄浜旀潯 鏈熼棿鍖呮嫭娉曞畾鏈熼棿鍜屼汉姘戞硶闄㈡寚瀹氱殑鏈熼棿銆

鏈熼棿浠ユ椂銆佹棩銆佹湀銆佸勾璁$畻銆傛湡闂村紑濮嬬殑鏃跺拰鏃ワ紝涓嶈$畻鍦ㄦ湡闂村唴銆

鏈熼棿灞婃弧鐨勬渶鍚庝竴鏃ユ槸鑺傚亣鏃ョ殑锛屼互鑺傚亣鏃ュ悗鐨勭涓鏃ヤ负鏈熼棿灞婃弧鐨勬棩鏈熴

『陆』 行政法中的期限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

行政法中的期限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分述如下:

第一,《行政许可法》中的期限全部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八十二条:本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二,《行政强制法》中的期限10日以下的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六十九条:本法中十日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三,《行政复议法》中的“5”日和“7”日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四十条第二款: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四,《 *** 资讯公开条例》中只有两个期限15日和20日都是工作日:

该条例第十八条: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 *** 资讯,应当自该 *** 资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该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 *** 资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五,其他行政法律规范中皆没有明确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但一般来讲,3日、5日、7日这些较短期限都应当理解为工作日,因为本身时间较短,如果算自然日,赶上节假日国家机关不上班,就会使得公众丧失期限利益,显然是不公允的。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拘留日期当然是自然日。

行政法中15日怎么区分工作日还是自然人

如果明确是工作日,则为工作日,否则都是自然日

一审不服递交上诉后的七日期限是自然日还是工作日

一般是为自然日
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判后,裁判并没有立即生效。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且上诉期限届满后才生效。因此,您要想上诉,则须在上诉期限以内提起。上诉期限的规定在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尾部都有明确告知。民事和行政判决是在判决书送达后十五日内;民
事和行政裁定是在裁定书送达后十日内。刑事判决是在判决书送达后十日内;刑事裁定是在裁定书送达后五日内。期限都从文书送达后的第二日计算。双方当事人收
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日期可能不一致,其上诉期限从各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次日起算。如果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恰好是法定节假日,则以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日。

行政处罚说的天数一般是自然日还是工作日?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分述如下:
第一,《行政许可法》中的期限全部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八十二条:本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二,《行政强制法》中的期限10日以下的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六十九条:本法中十日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三,《行政复议法》中的“5”日和“7”日为工作日,依据如下:
该法第四十条第二款: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四,《 *** 资讯公开条例》中只有两个期限15日和20日都是工作日:
该条例第十八条: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 *** 资讯,应当自该 *** 资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该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 *** 资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五,其他行政法律规范中皆没有明确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但一般来讲,3日、5日、7日这些较短期限都应当理解为工作日,因为本身时间较短,如果算自然日,赶上节假日国家机关不上班,就会使得公众丧失期限利益,显然是不公允的。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拘留日期当然是自然日。
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一审判决后上诉期限15日是自然日还是工作日

不是指工作日,自收到一审判决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十五天,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或者正常休息日的,顺延至第一天工作日 。

法律法规规章中的日指的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

无明确说,应该是自然日。但有的会在附章中明确是工作日,那就是工作日

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答辩的时间十天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

这个十日是自然日。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可以顺延到节假日后第一个工作日。
《行政复议法》
第四十条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中的四十王日结案是指工作日还是自然日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的四十五日结案是指自然日;
2、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条【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热点内容
大使馆刑法 发布:2025-08-12 03:24:54 浏览:770
法治政府必须符合 发布:2025-08-12 03:18:48 浏览:591
司法清苑小区 发布:2025-08-12 03:04:37 浏览:836
广州残疾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12 02:53:10 浏览:365
立法决策类型 发布:2025-08-12 02:52:35 浏览:793
下列法律中属于经济法的 发布:2025-08-12 02:46:08 浏览:806
英语的说明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2 02:46:08 浏览:326
地方立法的制定 发布:2025-08-12 02:44:48 浏览:291
长春法院招聘 发布:2025-08-12 02:27:25 浏览:602
皮城执法官改动 发布:2025-08-12 02:27:25 浏览: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