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劳动法
『壹』 劳动法2024新规定工作时间是什么
我国目前将《劳动法》废除,而按照现行的《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每日八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四十小时。如果超出的部分,需要按照规定支付员工加班费。一、《劳动法》新规定工作时间是什么?
我国目前将《劳动法》废除,而按照现行的《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法定工作时间,一般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者最多工作的时间。如果超过,一是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有法定特别、不可拒绝情况),二是要支付加班费用。
二、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2、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因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因特殊情况和紧急任务确需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三、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有哪些?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和国家资财不受损失;为了完成国家紧急任务和必要的生产任务,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依法延长工作时间即加班加点。我国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经营需要,在与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劳动法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长劳动时间: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员工是享有拒绝的权利的,而单位也不能因为员工拒绝加班就扣工资或者将其开除。但要是出现违反相关法律中规定的情形之一的话,则员工也是不能拒绝单位的加班要求的。而这恰好也是单位能延长工作时间的法定情形。
『贰』 劳动法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1. 劳动法规定,我国的标准工作时间原则上是每天八小时。
2. 每周工作时间最长不应超过四十四小时。
3. 若按计时制计算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根据每天八小时工作时间确定劳动报酬。
4. 用人单位需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有一天到两天休息日。
5. 有生产特殊需要时,用人单位可以适当延长每日工作时间,但一般不超过九小时。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 第三十七条: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叁』 劳动法规定孕妇工作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孕妇在工作中享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具体来说:
1.工作时间:孕妇的每日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4小时。
2.劳动强度:孕妇在怀孕期间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3.夜班和延长工作时间: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4.休息时间: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5.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6.哺乳期:对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
以上规定旨在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安全,确保孕妇在工作和生育期间得到必要的休息和保护。
法律规定孕妇不可以加班。具体的内容如下:
1.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
2.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3.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综上所述,《劳动法》对孕妇的工作时间是有规定的。例如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孕妇不得安排加班和上夜班等。且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辞退怀孕女员工构成违法解除,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向单位主张经济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
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肆』 最新劳动法中对上下班途中是否属于工作时间
1. 上下班途中不属于工作时间。
2. 新劳动法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如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其他交通方式的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3. 上下班时间是指规定的工作时间段。
4. 根据《劳动法》,正常工作每日时长不超过8小时,加班每日不超过3小时,总时长不超过11小时。
5.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或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每日和每周应从事劳动的时间。不遵守这些规定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6. 工作时间分为三类: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作制。标准工时制要求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
7. “朝九晚六”是常见的日常工作时间安排,即上午9点至下午6点,共9小时,减去1小时午餐时间,符合8小时工作制。
8. 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上下班途中和午餐时间必须计入工作时间,因此单位不计算这些时间通常是合法的。
9. 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这些规定了工作时间、工伤认定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