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及答案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25-08-09 02:05:49

㈠ 劳动关系技能考试其中一道案例题,请高手帮忙解答谢谢!

郭敦顒回答:
问题一:该员工与该企业是属于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为什么?
因为某员工与企业签订的无固定期劳动期劳动合同,该合同约定工作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4点,这合同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问题二:现企业(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将工作时间修订为早上9点,到下午5点,这仍然符合劳动法的规定,企业有权自主在法定劳动时间内按排员工工作的具体时间。对此员工反对可与企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按企业的决定执行。(员工若坚决反对,如到劳动管理机构去反映情况,劳动管理机构不会支持该员工;否则就侵犯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㈡ 简述《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答案】: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劳动关兆兄系,即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法》并不调整一切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而只是调整其中一部分关系,即在实现集体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
劳动法除了调整劳动关系以外,还调整与劳动关系密滑正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包括:(1)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2)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3)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的关系;(4)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族让袭;(5)劳动管理方面发生的关系。

㈢ 002哪些人适用《劳动法》——《企业劳动关系实务操作300问》求答案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这里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一般称为职工或员工,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者包括:
1)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间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4)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注释:1. 聘用制: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制度是职工一旦被调入或分配到其单位,就终身成为该单位的职工。聘用制就是要将传统的用人制度改革成为合同契约式的用人制度;聘任制是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工作岗位的管理制度,是相对委任制而言的。受聘人拟任工作岗位或职务一般通过竞争取得,确定的形式可以签定聘任合同,也可以签订聘约,或颁发聘书,也可以签订目标责任书。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对某一职工既要通过聘用制确定基本人事关系,又要通过聘任明确具体岗位职务。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度的区别:区别一,本质不同,聘用制是企业自身的用人制度,而人事代理制是社会人事管理制度;区别二,主体不同,聘用制的主体是企业与劳动者,而人事代理制的主体包括人事代理机构、企业与劳动者;区别三,协调对象不同,聘用制协调的是劳动关系,而人事代理制协调的是人事关系; 区别四,主管部门不同,聘用制是主管部门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而人事代理制的主管部门是人事部门。

㈣ 案例分析—劳动关系

案例分析(一):
2000年1月2日,张某到A公司应聘,并于当日与A公司签定了劳动合同,该合同于2002年1月1日期满,签定劳动合同当日,张某被A公司派到B商场工作,与B商场签定了借聘协议,确定了借聘关系。至2001年7月6日之前,张某一直在B商场工作,由B商场对其管理并支付工资。
2001年7月6日,B商场以张某违反商场劳动纪律(即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为由,与张某解除了解聘关系,同时,B商场口头告知张某,A公司也以相同的理由与张某解除了劳动合同,经查,张某确实在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但不构成严重违反A公司劳动纪律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 请分析说明A公司和B商场的做法是否合法。
2. 张某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1根据《劳动法》规定,A公司的做法不合法。

1.1张某的劳动合同是与A公司签定的,与B商场之间只是借聘关系。对此,应认定张某只是与A公司之间有劳动合同关系。因此,有关张某劳动合同的签定、变更、解除、续定、终止等手续,都应由A公司与其办理。

1.2本案例的处理决定有B商场做出,其主体不合法。

1.3处理决定不符合A公司与违纪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2.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2.1张某可以向A公司的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张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2张某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张某如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㈤ 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劳动法》案例分析求答案

39:(1)王某与复建筑公司签订的制合同中哪些内容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
违反劳动法。
1.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
2.约定发生死伤病残,公司概不负责不合法。
3.合同到期不续约解除合同不赔偿;
(2)王某因自己操作不当被砸伤能否认定为工伤?为什么?
是工伤。
因为王某在劳动过程中造成的伤害,,不管责任是谁,都市属于工伤范围。

(3)合同到期后,公司能否终止与王某的合同关系?为什么?
不能终止合同;
对于工伤人员,要安排治疗,治疗后安排新的工作;
如果实在不能继续工作,要赔偿后在解除合同。

40:(1)邹某与公司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为什么?
不是劳务关系。
是劳动关系及劳动合同关系。
1.工作时间超过5小时(7小时)
2.工资按月发放;
3.工作地点和任务都在公司。

(2)公司将邹某作为非全日制用工是否合法?为什么?
不合法,应该你按照全日制签订合同。原因是邹某与单位是劳动关系,不是劳动关系。

(3)邹某能否认定为工伤?为什么?
认定为工伤。
因为劳动法贵在,在上班途中的意外伤害,属于工伤范围。
供公司负责周某的医疗费用和补偿。

㈥ 求解劳动合同法的案例分析题答案,急!!!谢谢啦! 题目如下:

违法约定主要是几个方面:
1、“试用期结束,陈某转正后,双方依法参加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试用期内的陈某社会保险及其费用交纳由陈某自理。”这个约定违法,自劳动关系建立之后,不论是在试用期还是试用期后,用人单位皆须缴纳社会保险。因为试用期的作用在于考察劳动者,而缴纳社保是以劳动关系的建立为准。
2、“在试用期内陈某不得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如陈某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60天书面通知厂方并须征得厂方的同意,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否则厂方不负责转移档案关系”,这条约定也不合法。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只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而不能约定解除合同的情形或条件,当然如约定不违法则可以。而你们合同的约定违法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后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3、“如厂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天书面通知陈某,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该条约定也违法,我国不允许双方就合同解除条件进行另行约定。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只有当出现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合同,你们的约定跟劳动合同法冲突,因此该约定无效。

对于上述无效约定,你可以不用担忧,可向用人单位提出,但也可不向用人单位提出。

热点内容
湖北省市场开办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2 00:45:57 浏览:945
动迁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2 00:45:57 浏览:994
天津赵洋律师 发布:2025-08-12 00:43:28 浏览:608
遂宁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8-12 00:19:25 浏览:385
外汇法规2017 发布:2025-08-12 00:15:01 浏览:592
合同法有约定从其约定 发布:2025-08-12 00:13:28 浏览:523
砸手机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2 00:07:32 浏览:635
律师保险费 发布:2025-08-12 00:05:52 浏览:285
民族教育政策法规 发布:2025-08-12 00:03:35 浏览:88
关于拆迁安置房法规 发布:2025-08-11 23:53:47 浏览: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