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行政法律的第137条
『壹』 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分别是多长时间呢
刑事案件,不同案情有不同的诉讼时效(追诉时效),《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民事案件,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下列案件诉讼时效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均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
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没有制作或者没有送达法律文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只要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贰』 诉讼时效期间法律条文
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条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民法通则》第136条:
身体伤害:自受害之日起一年内索赔。
商品质量:出售后一年内未声明瑕疵的索赔期。
租金问题:租金逾期或拒绝支付的,一年内提起诉讼。
寄存物:损失或毁损,一年内主张权利。
《民法通则》第135条:
一般民事权利的保护期为二年,除非另有规定。技术合同争议、专利权侵权、商标侵权等时效均为二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海商法》与《环境保护法》:
《海商法》第265条及《环境保护法》规定,油污损害请求权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涉及船舶、环境的损害索赔,自损害发生或知道损害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六年。
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合同法实施前的权利侵害,超过二年则不予保护,未超过的时效为四年。
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超过法定期限起诉的,法院处理方式不同,具体请参照《行诉解释》第42条。
《民法通则》第137条:
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十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但有明确除斥期间的实体权利,如合同撤销权、遗赠接受权等,需在规定期限内行使。